【摘要】 印度截止目前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仅夺得了两枚奖牌,即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印度这个号称大国的国家在32年奥运会上创造的“奇葩纪录”确实也
印度截止目前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仅夺得了两枚奖牌,即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印度这个号称大国的国家在32年奥运会上创造的“奇葩纪录”确实也让其他世界大国都得自愧不如。毕竟这样一个参加了32年的奥运会得到的奖牌数屈指可数的“大国”还真是史无前例,金牌数量只有1枚。
本来举重比赛过后,印度选手米拉拜摘银就已经值得他们庆祝一阵子了。但偏偏有印度媒体《亚洲国际新闻社》不合时宜地站出来造谣夺冠的中国举重选手侯志慧,在夺得金牌后被要求留在东京接受额外的反兴奋剂检测。甚至还声称第二名的印度选手米拉拜应该获得这次比赛的金牌。

既然印度开了一个“好头”,之后的第三、四名选手所在的国家的造谣媒体自然也得抓紧跟上印度三哥的“造谣大队”了。印尼媒体把自家选手吹到第二名,而台媒又将自家排在第四名,压根无缘奖牌的选手吹上了第三名。有的媒体甚至未经事实查证直接就宣称侯志慧的药检有问题。
这事闹大以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和在本届奥运会上为国际奥委会执行反兴奋剂调查的测试机构ITA都懵了,自己都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这个谣言。在官方明确澄清是谣言后,印媒的这个“冠军梦”算是破碎了,随后《亚洲国际新闻社》又立马出来澄清说是报道工作中的“疏忽错误”。这种造谣后又出来澄清的老套路除了印度民众,谁会为他们买账?
印度这种“得不到就毁掉”的极端心态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别人夺冠就造谣别人用了兴奋剂,要知道,造谣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就相当于是赤裸裸地指责运动员作弊。

只要看过体育赛事的人,都一定知道兴奋剂一直都是体育赛事的最大禁忌,并且体育商业化的程度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比赛结果除了关乎运动本身自己的荣誉,还会牵扯到多方的利益。因此兴奋剂的滥用也就此开始,兴奋剂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比奥运会的历史都久。
此前的兴奋剂并不被认为是一种作弊手段,甚至还被称为是先进技术的先驱。兴奋剂多种多样,每一样的主要功效也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运动员能够更专注于比赛,对整个身体的控制更为精准,从而提高比赛的成绩。而像奥运会这种世界性的比赛,本来考验的除了有运动员的实力本身以外,还考验运动员是否有一颗“大心脏”,能够顶住压力,稳定发挥。兴奋剂的作用显然与体育赛事的初衷背道而驰。
兴奋剂当然并不是完全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兴奋剂也不例外。兴奋剂的使用代价自然也是由运动员自己的身体来买单。长期服用大量的兴奋剂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情绪,此外对于运动员的身体各项机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可能导致运动员心脏猝死等。这些伤害对于非常需要依靠身体素质的运动员来说都是不可逆且致命的。

因此,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同时也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体育赛事是禁止使用兴奋剂的。尽管屡次禁止,但还是有选手会抱有侥幸心理,偷偷在比赛前服用兴奋剂,因此在比赛中开始、结束时都会有专业的反兴奋剂机构对运动员,特别是冠亚季军进行兴奋剂检测。而一旦被检出兴奋剂,不仅这名选手的成绩会被取消,更有可能面临长期的禁赛。说白了在奥运会上被查出兴奋剂就像在中国的高考被查出作弊一样,后果不堪设想。
印度媒体《亚洲国际新闻社》费尽心机造谣中国举重选手,不外乎就是想利用造谣来制造渺茫的夺冠希望。但事实就是事实,再怎么造谣都于事无补,印度的银牌选手米拉拜最后的总成绩和侯志慧的总成绩相比可是差了整整8公斤。每一个举重运动员所面临的都是人类举重极限的挑战,除了战术重要,更离不开运动员每天的艰苦训练。像印度媒体《亚洲国际新闻》这样不负责任的造谣,跟网络上的“键盘侠”根本没有什么两样,对于运动员的影响更是整个运动生涯。

这家名为《亚洲国际新闻》的印度媒体一直以来发布的信息都是假新闻站多数。在拥有一百多家分社以后更是王婆卖瓜,自卖着自夸,将自己标榜成了“亚洲首屈一指的新闻通讯社”,这样的迷之自信,王婆看了估计也得甘拜下风。
随着官方纷纷站出来澄清印媒这个蓄意营造的谣言,《亚洲国际新闻》也是被各个官方频频打脸。无奈之下才出来澄清说是报道工作上的失误,印度的“金牌梦”也就此破灭。不过印媒《亚洲国际新闻》倒是靠着这一个捏造出来的假新闻,再加上其他另外第三、四名选手的“眼盲心瞎”媒体团,着实让自己在国际上出了一把“风头”,成功地让国际知道了有这个印度造谣媒体的存在。倒是按照自己的标榜成为了“亚洲首屈一指的造假新闻通讯社”。
不过确实,跟美国的造谣媒体比起来,印度还是相差甚远的,这造谣能力也只能在亚洲算是“首屈一指”的了。美国在这方面可是“老大哥”。在本次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的奥运健儿屡屡夺冠可把许多国家看“眼红”了,其中就包括体育大国美国。

在中国金牌数目反超美国,位列世界第一后,美国的《纽约时报》就开始在关于奥运会的报道中试图给中国运动员扣上“金牌机器”的帽子。说中国运动员没有文化生活,每天的日常就是枯燥、麻木的训练。这样明目张胆地大肆抹黑不仅是令世界都感到不耻,连自己本国的网友都觉得《纽约时报的》的这一抹黑行为并不光彩,颇有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
但美国《纽约时报》真是“掩耳盗铃”,这种气急败坏的态度只会让自己更加丑态百出。奥运会可是一个世界级的比赛,是全世界各地都在共同收看的,谁强谁弱、比赛到底公不公平,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新闻媒体报道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就是客观,报道事实。美国的媒体倒更像是自己沦为了美国资本的傀儡“舆论机器”,丢了自己作为新闻媒体的基本职业素养,报道内容主观不说,对于客观存在俄事实也是置若罔闻。

这几年中美关系陷入“冰点”,倒是给了印度一个抱美国“大腿”的机会。实际上这两家看似志同道合,都有中国这一个共同的“假想敌”,表面上共同合作,心里却都打着各自的算盘。美国不过是看上了印度是中国“邻居”的地理位置,以及印度如今有求于自己。而印度也不过是想借助美国来打压中国,好让自己“上位”罢了。
说到底,印美媒体之所以这样大肆地借助奥运会这个热点来抹黑中国运动员、抹黑中国,最大的原因无非就是一个想追追不上,一个害怕别人超越自己,刚好两家就这么“臭味相同”了。
虽然美国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利用媒体搞小动作的事,但印度也有脸皮掺和进来,造谣中国举重夺冠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中国此次出征东京奥运会的代表团可是一个不落都顺利参加了奥运会的比赛,倒是印度自己,整个代表团在兴奋剂的检查上就被刷下去了不少,就这还能理直气壮地造谣,多半真的是替印度的体育事业着急上头了。

在这样庞大的体育赛事上,任何的作弊造谣行为都是对体育事业的不尊重。在真正的比赛中是没有一个国家通过制造谣言来取得胜利的,每一个能够站上这样国际赛场舞台的都是经过日复一日艰苦训练有实力的运动员,奥林匹克的初衷本来就是和平竞技,体育不应该被有心人“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