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世界上过太空的已经有500人,而且这个数据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全人类100米赛跑能跑进十秒之内的人,却不到100人。2021年8月1日,202

全世界上过太空的已经有500人,而且这个数据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全人类100米赛跑能跑进十秒之内的人,却不到100人。
2021年8月1日,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苏炳添刷新亚洲纪录9.83秒,这是划时代的进步,亚洲人第一次100米短跑跑进10秒之内。

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毕竟被记入史册,而此时,距离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已经过去了89年,这绝对是苍海沧田移山填谷的89年。
人类的科技在这100年发生了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变化,现在的生活方式,也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但人类自身的极限,想要突破却是非常的困难。
刘长春是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那是1932年的事情,中国奥运代表团只有6个人出场,但这简简单单的6个人,却承担着中国人的希望。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唯一的中国选手刘长春,第二个,是教练员宋君复,第三个,是中华体育协进会总理事长沈嗣良,后面三人是临时拉来凑数的华侨,好让队伍不至于显得太寒酸。
此前一年刘长春最好的成绩是10.8秒,这已经是国内最快的选手了,然而在奥运会上,因为半个月坐船的颠簸,已经让刘长春体力透支,在参加的两个项目的比赛中,都是小组最后一名,但他那孤独的身影就足以载入史册,中国的体育精神也从此开始复苏。
中国人两千多年的重文轻武,发达的文官制度,让所有男儿都以头悬梁锥刺股的科举为最终目标,这本来是好事,但过于绝对化的读书,让中古人的身体素质一直处在很差的水平,就算有运动天赋的人,也往往被扼杀。

有人说这都要归罪于儒家,孔子表示不背这个锅,孔子的教育理念从来都是文武兼备的,孔子本人就是1米89,孔武有力能驾车,能射箭,文武双全的人。
只能说,后来的儒家走到了另一种极端,过分的重视文化教育,而忽视体能教育,甚至对体能发达的人有些鄙夷。
尽管到了现代,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但智力和体力完全并重的思想并没有完全实现,目前爱健身的人不少,但大部分还都是没有这个概念,感觉吃好睡好才是人生的追求。
思想的变化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在中国人实现了吃好穿暖之后,精神追求就开始显现,田径尤其是短跑比赛,成了中国人话重金投入的项目。

短跑本身就是人类体能极限的一种展现,你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金钱和时间,可能提升的也就一点点,0.1秒的优势都可能是一道天堑。
但对于更高更快更强的不懈追求,才是体育最本质的精神,前些年通过高科技的鲨鱼皮,人类的游泳速度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但后来发现,这根本就是跟科技有关系,于人类自身没多大关系,于是后来就禁止了这种鲨鱼皮的衣服。

如果借助外物,人类的速度早就可以超音速了,体育比赛最终比的不是某个数值,因为纯粹地看数值,人类早就达到了。
体育比的是精神,人类正是靠着某种精神,才能成为这个星球的统治者,人类本身受到基因的很多限制,我们没有腮,没有翅膀,没有四条腿,但我们依然在不断努力突破着自己身体的极限。

同样的,因为基因,此前没有亚洲人能够跑进10秒之内,这次苏炳添做到了,而且最近几年,中国运动员力量爆发也越来越大,颜值也越来越高,这都是长期蛋白质充足的结果。
最近有人鼓吹不要喝牛奶不要吃肉,这显然是要搞垮我们的身体呀,事实证明,只要你营养跟得上,体能和身体素质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这一点我们的邻居日本,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体育成绩的提高,也是跟经济实力生活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的,吃的好才能赛出好成绩,全民吃的好,蛋白质摄入的足,才能强健整个民族的体魄,靠忽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只相信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