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大教授建议北大教授来提建议了:中考就分流太早了,应该让所有孩子读完普高之后再选择走职教路线,还是大学路线。那为什么是10年义务教育
北大教授建议
北大教授来提建议了:中考就分流太早了,应该让所有孩子读完普高之后再选择走职教路线,还是大学路线。

那为什么是10年义务教育,而不是现在的中小学总共12年呢?
教授说考虑到各地的财力问题,可以压缩学制,小学5年,初高中一贯制再5年,初中开始随机分配学校,从而禁止一切择校。
初中也不分流,那么教育焦虑就不复存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针对北大教授的这个提议,我发表一下个人意见,我的意见比较一贯,短期内没打算改变,你觉得对就对,你觉得不对我也没打算听你的。
大家不要觉得北大教授提的意见就有多正确。
我首先想到的,是网上流传的北大毕业生刚进华为,觉得华为的经营策略有问题,就给任正非上了一封万言书。

任正非什么反应?
如果此人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我去查了一下这位北大教授的简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是研究经济的,和教育并不相关。
之前不是给大家还举过例子,作家也可以跨界掺和教育的事:

仿佛谁都是教育专家,都可以来插两脚。
现行的中考是合理的
此前有人列举过教育年鉴的数据,从199x年开始直到现在,中考的升学率基本一直是50%左右,反倒是从2016年开始,升到了60%上下(全国范围来看),不低了。
初中那么简单的内容,如果都学不好,上了高中也是听天书,这是很多高中老师用他们的实践得来的经验:

最经常看到一些家长的理由,就是说孩子晚熟,擅长后发制人,到了高中就逆袭。
你信不信?
如果你信,那就更无所谓了,既然孩子这么牛,不论什么时候、到哪都能逆袭,对吧?

我一直不清楚,这种所谓的孩子刚开始学不好,甚至学不好的程度,都到了连普通高中的考不上的地步,后面还能逆袭,这个结论到底是谁、到底是怎么得出来的?
如果这都能逆袭,那还买什么学区房,还上什么重点小学、初中,等着普及高中以后逆袭不就行了?
然而事实是,不用说那些考不上高中的了,连考上高中的很多人,在三年后的高考里,也依然只能得到一两百分的成绩,逆袭?真要那么简单就好了。

实际上,之所以说这位教授天真,还在于即使普及了高中,家长的焦虑也可能并不会因此减轻。
因为所有人都上了高中,排名后一半的人,你身边的同学还是和上职高同样的一批人,最简单的方法,其实就是把现在所有的职高,全改名为高中不就好了。
该学啥学啥,就换个名字,这不就普及高中了,大家心里就好受了?

有些人始终都没弄明白,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环境,孩子是学习的主体。
作为家长,自己有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有没有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如果没有,多上三年高中也没什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