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开启中国田径新篇章,百米9秒83,新的亚洲纪录

2021-08-04 17:46:18
来源:

  【摘要】 我一直认为,体育是一个国家能够不断发展的根基之一,我们国家一直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奥运会世锦赛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大赛。一个国家

我一直认为,体育是一个国家能够不断发展的根基之一,我们国家一直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奥运会世锦赛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大赛。

一个国家体育实力是否真的强,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就是田径,尤其是短跑类的径赛项目。有人肯定持有不同的意见,会说,游泳,跳水,乒乓球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没错,他们可以代表,但是他们不完全能代表。因为除了身体,这些运动更多的是技术。这类运动并没有考验到身体的极限,通常差距都是可以通过更好的训练来进一步弥补的。

我们拿刚刚结束的男子100米来举例说明。

为什么,百米飞人大战那么受人关注,因为他真正体现了人类的极限,不仅是运动运动技术,还有人种的差别。所以说,这一项运动会告诉你,有些时候差距不仅是技术,还有很难改变的身体的极限!

亚洲选手,在100米的世界舞台上很难有好的成绩,人种存在天生的差距,这不是运动员不努力,有时候受限的就是天生的身体,这单就某个人,是整个亚洲。非洲和美洲的运动员很早就打破了10秒的大关,博尔特甚至都跑到了9秒58。而整个亚洲的黄种人真正跑进10秒,还是苏炳添2015年美国尤金站的比赛,这其中差距可想而知。

你会问我,什么是人种的差异?

很简单,作为短跑型的运动员,需要更多的爆发力,起跑一瞬间需要腿粗提供足够的力量,途中跑以及后程保持速度的阶段,也需要更多的肌肉力量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一点需要腿粗肌肉中的快肌纤维来提供。此外,短跑属于一项无氧运动,需要肌纤维种的线粒体提供大量的能量。这两种所需要的肌纤维,黑人的含量都高于我们,所以这一点很难去通过后天去弥补,这就是天生的人种差距。

本届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我们可以看到,甚至21岁的国外小将都跑进了10秒,我们呢?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渐渐地打开了10秒,苏炳添今年32岁了,哪怕是15年的时候他也26岁了,所以我们的运动员要达到10秒以内,需要比国外运动员付出更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今天苏炳添的9秒83是载入史册的一枪,整个亚洲百米都会记住他。为什么田径类其他项目不能达到这个高度?

为什么其他项目不能代表我们的实力,而100米可以呢?时间越短,容错率越低,成绩的价值越大!

100米,稍纵即逝的10秒钟的时间,一切皆有可能,从听枪起跑,到身体打开,再到途中加速跑,及后程保持,最后撞线,每一个动作否会影响最后的成绩。甚至一个身体肌肉的松弛,摆臂的失误都会出现极大的成绩上的差距。

200米,800米,甚至中长距离的其他项目,都属于一个相对有氧的环境下,起跑的好坏不会直接影响你的成绩,甚至比赛会有各种技术的安排和调整,比如,前半程跟住,后半程赶超这种。运动员的成绩经常可以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浮动。

所以,百米决赛的冠军更多地被称为飞人!苏炳添半决赛的9秒83的一战,这么看就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了。进一步打开了黄种人的极限,让我们也可以去畅想9秒90以内这样的好成绩。但请别忘了,两枪间隔这么近的情况下,苏神也很难再跑出90以内的成绩,但你的对手还可以,这一点你不得不佩服,你也很难改变,苏炳添已经这么完美了,所以只能期待一步步更新的身体吧。

巅峰一战,真正揭开了中国田径短跑新的一页,未来的运动员需要更加的努力,争取先赶上在超越!虽然决赛9秒98,但已经是第一人了,值得敬佩,值得所有人的掌声。今晚的东京百米决赛,苏炳添就是那个胜利的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