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1日晚,受到英国选手抢跑干扰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飞人大赛决赛中以9秒98获得第六名!在此前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神”

8月1日晚,受到英国选手抢跑干扰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飞人大赛决赛中以9秒98获得第六名!
在此前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神”苏炳添更是状态爆棚!创造新的亚洲纪录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决赛!

当苏炳添跑出此成绩时,中国各大社交媒体上网民直接“炸”了,网友们直呼中国“苏”度,我的“添”啊!

很多人可能没有概念,苏炳添的这个成绩到底有多牛!说个数据,历史百米飞人排行榜记录中,苏炳添排在第十二位,而前11位都是黑人!
也就是说,苏炳添的这个突破,不止是黄种人的骄傲,白种人也应该为要为之惊叹!
苏炳添个子不高,所以步伐也不长,刚进训练队的他甚至在头两年没有任何的参赛资格!所以说苏炳添有今天的成就,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与坚持!
接下来东方家育学堂就给说说苏炳添背后优秀的家庭教育理念。
苏炳添与他的老婆01用爱来感染孩子
我小学的时候还参加过镇里的田径比赛,还得过名次嘞”说起跑步,苏炳添妈妈回忆当年时,眼睛里冒着光芒。
苏炳添出生在农民家庭,但是有个酷爱跑步的妈妈,苏炳添也因此爱上了短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苏炳添正是从妈妈眼中看到了光,他的未来才因此被点亮。
他小时候成绩不好,因为太活泼好动了,非常贪玩。但妈妈没有责备他,还是给予了充分的鼓励与支持他。
苏炳添一次被教练看到有体育天赋说要苏炳添改做体育生时,苏炳添的父母们并没有反对,他们知道孩子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成长的路都不一样,只有孩子愿意走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苏炳添也因此在父母的支持下进了田径队,开始了田径生涯。
少年时期的苏炳添苏炳添的父母虽然是农民,但是却很伟大,他们没有逼迫苏炳添像大部分孩子那样,坐在桌前埋头看书学习考大学。
而且重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所以也才能有苏炳添的今天。
这也是我们家长朋友需要学习的地方。
02论坚持的作用
上了体校之后,苏炳添每天5点就要起床跑步,有时候还要负重跑,没有思想准备的苏炳添面对如此刻苦的训练心里开始发憷。
第一次离家那么远,没有父母陪伴的苏炳添很快就开始想家了,情绪开始变差,无心训练。
到了体校的考试时,以前跑第一的苏炳添居然成绩只能排在后面,这让苏炳添十分气馁。
终于有一天忍不住的他偷偷地跑出学校坐车回到家中。
看到母亲的第一眼,苏炳添就忍不住号啕大哭。在了解苏炳添的情况后。
苏炳添的爸爸语气心长地跟苏炳添说:“现在吃点苦头不算什么,是男人就一定要学会坚持……”
苏炳添与他的父母看到父母憔悴的身影和语气心长的一番话,苏炳添终于想通了,再度燃起了斗志,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训练。
情绪好了,人也充满精神,苏炳添的成绩也开始越来越好。
养成坚持习惯的他,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在一次次的比赛绽放异彩。
博尔特看着超越自己的苏炳添到了2021年已经是32岁的他,还坚持参加东京奥运会,永远不放弃的他也终于不负自己不负国家,拿到决赛第六的好成绩。
家长朋友们,苏炳添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自己孩子成绩不好也要对他充分信心。
家长要比孩子更坚持,带领孩子领略坚持的意义,只要一个人有坚持的毅力,早晚会成就一番事业。
作家格拉德维尔提出过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说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半决赛上得知自己第一的苏炳添03论自律的作用
“父亲务农总是早出晚归,勤勤恳恳,是父亲的自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做事情就是要规规矩矩,认认真真。”苏炳添在一次节目中谈起父亲时说道。
都说苏炳添自律,但你知道他有多自律吗?
苏炳添以前的教练邹振先评价说:“苏炳添的自律成就了今天的他。”
苏炳添前教练邹振先苏炳添的表哥说:“家庭聚会的时候,苏炳添从不乱吃东西,不吃猪肉,更不会喝酒。”
苏炳添本人也表示:“我从不喝橙汁、不吃西瓜,因为怕拉肚子。”
而在作息上,苏炳添更是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每天晚上10点准时睡觉。试问这样自律的人怎会不成功呢?
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了,却还精神抖擞地奋斗在抗疫一线。

钟老也是极为自律的人,几十年来坚持每天锻炼,工作再繁忙也从不中断。他说:“锻炼和吃饭同样重要。”
家长朋友们,我们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律品质,自律真的可以成就一个人。
04结尾
苏炳添用9.83s告诉了我们坚持和自律的意义,也告诉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培育出一个多优秀的孩子。
希望父母们都像苏炳添和他的父母学习。
#教育#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