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手写机票时代的系统终端,推开中国民航信息化的大门

2021-10-16 14:30:43
来源:

  【摘要】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75集《推进民航信息化的汉字终端主板》,听信物讲述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75集《推进民航信息化的汉字终端主板》,听信物讲述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讲述中国航信开启自主研发历程、致力提升中国民航信息化水平的动人故事和精神传承。

  飞机,现代社会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拿起手机随手订上一张机票,

  立刻就可以开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无纸化的电子客票,

  使旅客在全国各大机场畅通无阻。

  2019年,中国民航电子客票共售出6。6亿张,

  然而在30多年前中国还处于手写机票时期,

  是什么让中国民航从零起步,

  到居于世界前列呢?

  自主研发

  打造适合国内使用的订座系统终端

  信物讲述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介绍道,这是中国民航第一块汉字终端的计算机主板,为旅客乘坐飞机出行提供订座服务,是中国航信的前身——中国民航局计算机中心自主研发的成果。这块主板的诞生,结束了传统手写机票的历史,使汉字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出现在机票上的英文以外的文字。

  

  ▲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民航客票及行李票

  20世纪80年代,旅客必须持单位的介绍信到民航售票处购买机票。出票、盖章、贴座位号都要靠人工操作,手续繁琐、管理落后。1985年,中国民航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建立了中国民航旅客计算机服务系统。

  系统建立起来,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铺设成千上万个售票终端,终端从哪里来?从国外购买,需要花费国家的大量外汇,而且系统在国内的推广使用,首先要解决国内旅客汉字姓名问题。当时,全世界的机票使用的都是英文,还没有单独为一个国家设计专用语言的先例,要在原西文系统上实现汉字处理,系统供应商开出了天价。

  为了解决这个卡脖子的问题,中国航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主研发。在没有外国技术专家支持的情况下,中国航信的技术人员通过从系统最基础的输入输出模块做起,在反复的测试中,寻找汉字编码和和西文编码兼容的处理方式,不断总结规律,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终于有一天,在进行了上千次的测试和改进后,民航系统计算机的显示屏上,出现了第一个汉字——一。

  信物讲述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说,简单的一个一字,推开了中国民航信息化的大门,中国航信成功研制出了第一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旅客订座汉字处理系统和汉字终端产品,实现了国产化设备的汉字输入和输出,造价也节省了五倍以上,推广过程中为国家节省了巨额外汇。1992年起,航信汉字终端产品的推出受到市场热烈欢迎,短短两年时间,投入使用超过一万台。随着汉字终端的普及和系统的更迭,引发了中国民航客票销售、自动结算、机场服务等一系列变革。

  2003年,由中国航信起草的《中国民航电子客票标准》正式颁布。当时,电子客票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人们无法理解,没有实体机票要拿什么登机,一些航空公司也有疑虑,把机票全交给数据管理,出现问题怎么办?

  然而中国航信坚定地相信,这是中国民航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航信在发展先进技术的同时,大力进行电子票的推广工作。2007年,中国后来居上,在全球实现了100%的电子客票普及率,成为全世界电子客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航信始终致力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旅客全流程一体化出行,2019至2020年,共保障5亿多人次旅客体验无纸化便捷通关。

  从自助值机到自助托运行李再到智慧安检,从航司数字化转型到智慧机场建设,中国航信用心保障民航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助力中国民航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自力更生

  为建设民航强国铺设信息航路

  信物讲述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动情地说,百年信物,薪火相传。从纸质手写机票到第一张电子客票,再到首张电子登机牌,如今人们只凭一部手机,就可以通过刷脸实现轻松出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便利。这块汉字终端计算机主板,见证了中国民航信息系统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跨越,中国航信将继续以提高民航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民航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为己任,为中国通向民航强国的伟大征程铺设一条安全的信息航路。

  百年信物,薪火相传

  这块汉字终端的计算机主板

  凝聚着中国航信人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

  作为唯一一家以信息服务为主业的中央企业

  中国航信将不辱使命

  发挥行业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把安全放在首位

  用服务赢得客户

  让信息创造价值

  为建设民航强国

  贡献更多力量!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75集《推进民航信息化的汉字终端主板》,听信物讲述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讲述中国航信开启自主研发历程、致力提升中国民航信息化水平的动人故事和精神传承。

  飞机,现代社会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

  拿起手机随手订上一张机票,

  立刻就可以开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无纸化的电子客票,

  使旅客在全国各大机场畅通无阻。

  2019年,中国民航电子客票共售出6。6亿张,

  然而在30多年前中国还处于手写机票时期,

  是什么让中国民航从零起步,

  到居于世界前列呢?

  自主研发

  打造适合国内使用的订座系统终端

  信物讲述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介绍道,这是中国民航第一块汉字终端的计算机主板,为旅客乘坐飞机出行提供订座服务,是中国航信的前身——中国民航局计算机中心自主研发的成果。这块主板的诞生,结束了传统手写机票的历史,使汉字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出现在机票上的英文以外的文字。

  

  ▲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民航客票及行李票

  20世纪80年代,旅客必须持单位的介绍信到民航售票处购买机票。出票、盖章、贴座位号都要靠人工操作,手续繁琐、管理落后。1985年,中国民航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建立了中国民航旅客计算机服务系统。

  系统建立起来,需要在全国范围内铺设成千上万个售票终端,终端从哪里来?从国外购买,需要花费国家的大量外汇,而且系统在国内的推广使用,首先要解决国内旅客汉字姓名问题。当时,全世界的机票使用的都是英文,还没有单独为一个国家设计专用语言的先例,要在原西文系统上实现汉字处理,系统供应商开出了天价。

  为了解决这个卡脖子的问题,中国航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主研发。在没有外国技术专家支持的情况下,中国航信的技术人员通过从系统最基础的输入输出模块做起,在反复的测试中,寻找汉字编码和和西文编码兼容的处理方式,不断总结规律,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终于有一天,在进行了上千次的测试和改进后,民航系统计算机的显示屏上,出现了第一个汉字——一。

  信物讲述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说,简单的一个一字,推开了中国民航信息化的大门,中国航信成功研制出了第一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旅客订座汉字处理系统和汉字终端产品,实现了国产化设备的汉字输入和输出,造价也节省了五倍以上,推广过程中为国家节省了巨额外汇。1992年起,航信汉字终端产品的推出受到市场热烈欢迎,短短两年时间,投入使用超过一万台。随着汉字终端的普及和系统的更迭,引发了中国民航客票销售、自动结算、机场服务等一系列变革。

  2003年,由中国航信起草的《中国民航电子客票标准》正式颁布。当时,电子客票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人们无法理解,没有实体机票要拿什么登机,一些航空公司也有疑虑,把机票全交给数据管理,出现问题怎么办?

  然而中国航信坚定地相信,这是中国民航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航信在发展先进技术的同时,大力进行电子票的推广工作。2007年,中国后来居上,在全球实现了100%的电子客票普及率,成为全世界电子客票普及率最高的国家。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航信始终致力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旅客全流程一体化出行,2019至2020年,共保障5亿多人次旅客体验无纸化便捷通关。

  从自助值机到自助托运行李再到智慧安检,从航司数字化转型到智慧机场建设,中国航信用心保障民航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助力中国民航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自力更生

  为建设民航强国铺设信息航路

  信物讲述人,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志雄动情地说,百年信物,薪火相传。从纸质手写机票到第一张电子客票,再到首张电子登机牌,如今人们只凭一部手机,就可以通过刷脸实现轻松出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便利。这块汉字终端计算机主板,见证了中国民航信息系统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跨越,中国航信将继续以提高民航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民航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为己任,为中国通向民航强国的伟大征程铺设一条安全的信息航路。

  百年信物,薪火相传

  这块汉字终端的计算机主板

  凝聚着中国航信人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

  作为唯一一家以信息服务为主业的中央企业

  中国航信将不辱使命

  发挥行业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把安全放在首位

  用服务赢得客户

  让信息创造价值

  为建设民航强国

  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