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月17日中午,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跨海通道工程深中通道的第一节海底隧道钢壳沉管在进行了长达34个小时的施工作业之后,顺利完成与人工
6月17日中午,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跨海通道工程深中通道的第一节海底隧道钢壳沉管在进行了长达34个小时的施工作业之后,顺利完成与人工岛的精准对接。
总台央视记者 魏星:我现在是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岛的岛头的位置,6月17日中午深中通道的第一节重达6万吨的钢壳沉管在我旁边这艘浮运安装一体船的帮助下,经过34个小时的长距离浮运以及沉放作业,已经顺利地与这个人工岛进行了高精度的水下对接。
6月17日中午11时45分,经过技术专家的验收,沉管与人工岛对接精度符合设计要求,这标志着深中通道首节沉管对接顺利完成,也标志深中通道项目关键线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深中通道首个钢壳沉管面积接近5700平方米,重达6万吨。从珠海桂山岛的预制工厂到西人工岛的沉放安装区域,需要经过长距离的浮运,进行7次航道变换。深中通道第一节沉管浮运沉放以及与人工岛的对接,还离不开一艘专门为这个项目量身定做的专业设备——浮运安装一体船,此次施工作业也是这艘专用船舶首次正式投入使用。这艘名为一航津安1号的浮运安装一体船,在进行海底隧道沉管的浮运安装时,可有效克服水深、浪大等不利施工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施工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小对过往船只的影响。
6月17日中午,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跨海通道工程深中通道的第一节海底隧道钢壳沉管在进行了长达34个小时的施工作业之后,顺利完成与人工岛的精准对接。
总台央视记者 魏星:我现在是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岛的岛头的位置,6月17日中午深中通道的第一节重达6万吨的钢壳沉管在我旁边这艘浮运安装一体船的帮助下,经过34个小时的长距离浮运以及沉放作业,已经顺利地与这个人工岛进行了高精度的水下对接。
6月17日中午11时45分,经过技术专家的验收,沉管与人工岛对接精度符合设计要求,这标志着深中通道首节沉管对接顺利完成,也标志深中通道项目关键线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深中通道首个钢壳沉管面积接近5700平方米,重达6万吨。从珠海桂山岛的预制工厂到西人工岛的沉放安装区域,需要经过长距离的浮运,进行7次航道变换。深中通道第一节沉管浮运沉放以及与人工岛的对接,还离不开一艘专门为这个项目量身定做的专业设备——浮运安装一体船,此次施工作业也是这艘专用船舶首次正式投入使用。这艘名为一航津安1号的浮运安装一体船,在进行海底隧道沉管的浮运安装时,可有效克服水深、浪大等不利施工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施工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小对过往船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