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基建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基础工程,是我国新形势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公共基准(以下简称公基)和工作母机(以下简
新基建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基础工程,是我国新形势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公共基准(以下简称公基)和工作母机(以下简称母机)不仅是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新基建的两大底层支撑,应高度重视公基和母机在新基建与数字经济安全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公基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物质进行准确测试计量、设计制造的依据,从大至宇宙到小至基本粒子的物质奥秘探索,从信息、材料、生物、环境、能源到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科技前沿,都离不开测试计量。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没有公基和测量技术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体系。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信息的产生更多地来自仪器仪表或更直接来自于各种传感器,没有公基和精准的测试计量,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便无从谈起。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基准是计量溯源体系的源头,如果测量的量值在国内无法溯源,就会溯源到建有基准的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公基,产业和科技的自主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建立自主的公基,是一个大国应有的量值主权和安全基础。
母机则是支撑和推动产业发展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是国家工业制造和产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石。母机的进步是历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也是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战略性特征,没有母机就没有现代工业和产业能力。而支撑新基建的母机直接影响着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对我国的数字经济安全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在建立公基的基础上制造出母机,进而生产出相应的设备和工具,生产产品并形成产业。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和信息更多的来自仪器仪表或直接来自于各种传感器,没有公基和精准的测试计量技术,没有自主可控的母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安全便无从谈起。历次产业革命以及母机升级都与公基的建立息息相关,母机与公基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与产业体系规模息息相关
母机方面的发展,与新基建所需的基础操作系统、核心基础材料及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息息相关,公基和母机的发达程度也与产业体系规模和数字经济安全相对应。要推动新基建长期持续发展,夯实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的基础,就必须要重视高精度的计量基准和母机等基础领域,加快补齐技术和装备短板,降低受制于人的风险。
首先,要高度重视公基和母机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是要聚焦新基建中的量值传递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不断提升国家工业整体能力和水平,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二是要集中优势力量攻克母机技术瓶颈,提升新基建的技术能力和装备制造能力。三是面向数字和量子前沿技术整体布局,抓住计量基准全面量子化的趋势和机遇,提前推动量子计量、量子制造标准化和量子芯片等前沿技术探索,提前布局基于量子技术的母机研发。
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国家公基体系和测量体系。一是要紧贴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研发测量技术,研制一批新型标准物质,建立一批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化计量基准,不断完善国家计量基标准。二是要优化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强化计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健全国家先进测量体系,建立新的公基体系。三是要逐步实现从单一计量向多元测量转变,从计量管理向计量治理转变,夯实新基建和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基础。
最后,要优化产业布局并发展母机。一是要围绕产业链体系化布局母机创新链。瞄准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梳理产业体系短板与断链环节,围绕完备产业体系建设系统布局创新资源,成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二是要构建母机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面向新形势下数字经济安全与发展需求,加强创新实践,部分领域探索原始创新领跑的方向。完善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的支持机制,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打造产业公地,建立上中下游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母机创新模式。
(陆军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守任系中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新基建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基础工程,是我国新形势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公共基准(以下简称公基)和工作母机(以下简称母机)不仅是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基础,更是新基建的两大底层支撑,应高度重视公基和母机在新基建与数字经济安全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公基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物质进行准确测试计量、设计制造的依据,从大至宇宙到小至基本粒子的物质奥秘探索,从信息、材料、生物、环境、能源到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科技前沿,都离不开测试计量。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没有公基和测量技术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体系。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信息的产生更多地来自仪器仪表或更直接来自于各种传感器,没有公基和精准的测试计量,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便无从谈起。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基准是计量溯源体系的源头,如果测量的量值在国内无法溯源,就会溯源到建有基准的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公基,产业和科技的自主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建立自主的公基,是一个大国应有的量值主权和安全基础。
母机则是支撑和推动产业发展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是国家工业制造和产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石。母机的进步是历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也是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战略性特征,没有母机就没有现代工业和产业能力。而支撑新基建的母机直接影响着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对我国的数字经济安全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在建立公基的基础上制造出母机,进而生产出相应的设备和工具,生产产品并形成产业。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和信息更多的来自仪器仪表或直接来自于各种传感器,没有公基和精准的测试计量技术,没有自主可控的母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安全便无从谈起。历次产业革命以及母机升级都与公基的建立息息相关,母机与公基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与产业体系规模息息相关
母机方面的发展,与新基建所需的基础操作系统、核心基础材料及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息息相关,公基和母机的发达程度也与产业体系规模和数字经济安全相对应。要推动新基建长期持续发展,夯实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的基础,就必须要重视高精度的计量基准和母机等基础领域,加快补齐技术和装备短板,降低受制于人的风险。
首先,要高度重视公基和母机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是要聚焦新基建中的量值传递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不断提升国家工业整体能力和水平,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二是要集中优势力量攻克母机技术瓶颈,提升新基建的技术能力和装备制造能力。三是面向数字和量子前沿技术整体布局,抓住计量基准全面量子化的趋势和机遇,提前推动量子计量、量子制造标准化和量子芯片等前沿技术探索,提前布局基于量子技术的母机研发。
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国家公基体系和测量体系。一是要紧贴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研发测量技术,研制一批新型标准物质,建立一批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化计量基准,不断完善国家计量基标准。二是要优化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强化计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健全国家先进测量体系,建立新的公基体系。三是要逐步实现从单一计量向多元测量转变,从计量管理向计量治理转变,夯实新基建和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基础。
最后,要优化产业布局并发展母机。一是要围绕产业链体系化布局母机创新链。瞄准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梳理产业体系短板与断链环节,围绕完备产业体系建设系统布局创新资源,成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二是要构建母机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面向新形势下数字经济安全与发展需求,加强创新实践,部分领域探索原始创新领跑的方向。完善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的支持机制,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打造产业公地,建立上中下游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母机创新模式。
(陆军系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守任系中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