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眼下,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我国政府从1月底开始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任何市场、餐厅或者电商平台等都不得销售野生动物。而抖音平台却反其道而行
眼下,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我国政府从1月底开始禁止野生动物交易,任何市场、餐厅或者电商平台等都不得销售野生动物。而抖音平台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其平台上依旧有捕食野生动物的视频在大肆传播,对内容的监管缺位再次实锤。近日,据自媒体“滨硕vlog”爆料,贵州省余庆县森林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在抖音app上看到余庆县龙溪镇有人晒自己挖竹鼠的视频。
据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森林公安局接到的举报称,“本月初,龙溪镇一网民在抖音平台上晒自己猎捕到竹鼠的视频”。余庆县林业局和森林公安局在龙溪镇林业站、田坝村委会的协助下,找到了发抖音视频的网民为龙溪镇红军社区白岩组的村民“罗某”。经余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立案调查,罗某用锄头挖出一只约2斤重的野生竹鼠,为了向网友炫耀,还将自己手提竹鼠的视频晒到了抖音app上。据2018年国家发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所以有关机构对“罗某”处以1000元行政处罚。
但也有网民发出质疑,罗某有罪自然该受到处罚,而抖音作为该有害视频的传播平台难道就不该被追责么?此前,国家疾控中心曾经透露,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已经能够确认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并且钟南山院士也曾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可能是竹鼠、獾等野生动物”。而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抖音平台上竟然还有捕食潜在病毒携带者竹鼠的视频泛滥传播,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抖音对平台内容审核着实缺失。
事实上,在疫情扩散的关键时期抖音做了不少正能量的事情,但如今抖音在内容审核上“翻了车”,出现捕猎野生动物的视频,难免会让人猜想,之前付出人力物力财力恐怕要付诸东流了。
如今,全民一心战疫,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已是“千夫所指”。中国农业科学院王大伟博士曾经指出,野生动物及其体内外寄生虫是许多病毒和细菌的天然宿主,这些细菌和病毒的变异速度很快,因此野生动物不仅不能吃,甚至要尽可能避免接触。另外,各地公安机关也发出警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禁止一切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但现实是,抖音上直播烹煮野生动物甚至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视频屡禁不止。
1月23日晚间,《21世纪经济报道》爆出,记者在抖音等平台上搜索果子狸、竹鼠、吃蜗牛等关键词,虽然部分关键词被抖音屏蔽,但记者仍然找到了一些食用野味的视频。其中一段视频中,某男子熟练地处理着蝙蝠,旁边有几只去掉翅膀的蝙蝠还躺在案板上,记者观看视频时感到阵阵恶心,头条发麻。
卫生专家们反复强调,蝙蝠是病毒的天然宿主,剧毒无比,甚至极有可能是造成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元凶。而抖音主播们为了博取关注,竟然还敢吃蝙蝠,归根结底是抖音这个平台引导不力,审核失责。
吃蝙蝠令人恶心,更恶心的是,抖音一直是滥食野味甚至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重灾区,且在抖音平台上出现宰杀甚至食用野生动物的视频不止一次。2018年10月13日,抖音app上一则“炖鱼”的视频火了。定位为青海西宁的网友“哈凯哥”发布的抖音视频中,数条鱼在锅内被烹煮。其中,有不少网友认出,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湟鱼”。最后,据西海都市报消息,记者从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获悉,经调查,“网传烹煮湟鱼视频”中的鱼类为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湟鱼,视频发布者被处以罚款。
不仅如此,去年9月,抖音用户“单身快乐”发布了“剥蛇宰鱼”视频。视频显示,播主正在用剪刀处理一条黄色的蛇,旁边另一名男子在将一只穿山甲剥皮。据了解,穿山甲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禁止捕杀和食用。新华社曾报道称,相关部门正积极研究推动将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且据中国青年网11日消息,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的团队,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数据,认为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中新社最新报道称,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表示,全国人大拟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列入常委会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进程。在此倡议监管部门盯防各大直播平台,以免其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时变成第一个失守的阵地。看来,如果再不加以整改,一再任由非法并且危害群众健康的视频传播,抖音要面临的可就不只是监管这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