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交往最绚丽的纽带是什么?他们的故事告诉你

2019-06-13 10:00:19
来源: 南方网

  【摘要】 中日两国交往最绚丽的纽带是什么?他们的故事告诉你

6月12日下午,日本大阪市太阁园内响起了日本乐器三味线演奏的中国传统音乐《茉莉花》,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开讲。来自广东和日本高新科技企业、电商、交通运输、动漫、传统文化、民间交流等社会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述说关于两国友好交流的故事。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是此次故事会的分享嘉宾之一,自2000年第一次来日本交流,她已与日本结缘十九年。这次,她带来了全球首款多语种虚拟主播,用流畅的中、英、日文交替向观众问好,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杜兰在故事会上分享她亲历的中日友好交往故事。南方网李江锐/摄

“随着第三次人工智能(AI)浪潮的兴起,新型的技术的发展会让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我希望在核心源头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上两国能各自发挥优势,做出更多更有价值的产品”,杜兰在接受采访时说。据她介绍,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结合广东优质的教育资源,科大讯飞选择在广东将AI技术和市场相结合,应用到针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评测上,而这样的模式也用在了日本。“我们在日本东京有人工智能教育公司,为广大的师生提供英语的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诊断,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他们提高效率”。

故事会上,广州市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与“网红”漫画家小林林帝浣现场作画,完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并将画作赠送给广州市友好城市福冈,掀起另一个高潮。

金城和林帝浣向日本福冈市赠画。南方网李江锐/摄

2005年夏天,金城到日本秋田县拜访漫画家矢口高雄,被他创办的“增田漫画美术馆”深深震撼,从此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漫画事业中。

金城认为,在中日的民间交往中,动画和漫画最具代表性。因为多年来两国读者是通过对作品和漫画家的认同,形成了对对方文化的认知,是真正形成在民间的友好交往。

近年来,中国原创动漫向日本市场渗透,产业开始出现了双向交流的新景象。《大圣归来》《长恨歌》等一批动漫在日本公映、出版,反响热烈。在谈到此中原因时,金城表示:“中国原创漫画一定要带有中国的文化价值、中国的文化渊源,有中国的文化符号,而不能一味模仿,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他相信,未来动漫将会是中日两国交往中最绚丽的纽带。因为动漫主要是从青少年开始流行,而青少年对世界的影响力、辐射力是最强的。

此次故事会还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她是广州市荣誉市民——千叶由纪子女士。四十年前,日本福冈市成为了广州的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在1979年两座城市结好时,千叶由纪子担任两城交流日方的翻译人员,从而成为了广州-福冈友谊的见证者。

千叶与记者回忆起两地交往的许多令人激动的瞬间,包括四十年前广州市发电报同意两个城市成为友好城市,广州市将两只大熊猫珊珊和宝玲借给福冈展出。

“1985年,我带着两个女儿来广州学习。小朋友不懂汉语,但是通过她们的动作、眼睛和表情都可以交流”,千叶认为孩子在广州托儿所的一年学习、生活经历最后养成了他们对中国的友好感情。

此次中日友好交流故事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是在G20峰会召开前夕举办的一次旨在通过两国人民亲身经历的故事反映中日关系美好未来的一场活动,中日各界的250余名嘉宾参加了本次故事会。会上,广东省出版集团与日本角川集团,广州天闻角川与良木株式会社分别签署有关合作协议。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卫视进行了落地日本签约仪式。

南方英文网记者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