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高铁上突发高烧 一条广播喊来一支“顶配”医疗队

2019-04-15 10:00:04
来源: 广州日报

  【摘要】 男童高铁上突发高烧 一条广播喊来一支“顶配”医疗队

番禺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温寅昇、骨科医生谢冠豪、儿科医生王金华、护士黎进能

医生们在给男童看病

4月3日,从贵阳北开往广州南的G2925动车上响起了急促的广播声,“有乘客突发疾病,急需救助……”很快,五个身影便出现在呼救的车厢。9号车厢里一名1岁多男童突发高烧,五人迅速问诊、检查体征,给男童服药,15分钟后男童情况好转。

救治完成,参与救治的五人在病历记录本上留下“番禺区卫生健康局驻威宁医疗帮扶队”的名字,原来,他们分别是来自番禺区中心医院的骨科医生谢冠豪、儿科医生王金华、急诊科医生温寅昇、护士黎进能和来自番禺区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谭国柱。

昨日,温寅昇医生向记者讲述了救治过程。3日20时左右,列车行驶到广西桂林附近,距离广州南站还有2小时车程。突然,车厢里传来急促的寻找医生的广播声,他们五人当时在15号车厢,听到广播后立刻往9号车厢跑去。

温寅昇等五人到现场后看到,一位年轻母亲抱着一个1岁多的男童坐在列车员对面。男童精神疲倦、面色通红、呼吸急促,头上贴着列车员提供的退热贴。“原来男童在列车上突发高热,体温达39.1℃,年轻母亲不清楚孩子为何发热也没带任何药物,只能求助列车员。”温寅昇说。

五人迅速展开救治。谢冠豪、谭国柱医生向列车员表明医务人员身份,温寅昇、王金华医生则一边了解小儿病史一边查体,凭借临床经验考虑小儿为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突发高热,随之从列车备用药箱里面挑选适合该小孩的用药,而黎进能护士则亲自为小儿用热水擦身,指导母亲对于高热儿童照顾护理的注意细节。

“对于体温升高的小朋友,最担心出现高热抽搐,进而导致呼吸道返流窒息、缺氧等情况,我们果断决定用药。”温寅昇说,当时,车厢里的乘客都很配合,有乘客暂时让出座位,列车小桌板成了临时会诊桌,整个诊治大约用了5分钟。

服药约15分钟后,他们观察到男童逐渐出汗,呼吸也较之前好转,年轻母亲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五人相继回到座位上。临下车前,他们再次询问男童情况,确定好转才安心下车。

急救“顶配”:儿科外科急诊科医生都在

记者了解到,当天他们五人刚好乘坐此趟列车回乡祭祖。4月7日,他们又坐上高铁赶回贵州威宁继续帮扶任务。温寅昇医生表示,他的同事不止一次在飞机、高铁等“路见不舒服出手相助”。至于为何在病历本上签下“番禺卫健局驻威宁医疗帮扶队”这个名字,温寅昇解释:“番禺区对口帮扶威宁的5名医护人员都在车上,我们是个团队,签队伍的名字最合适。”

据了解,这支医疗队是番禺区卫健局在2018年以番禺区中心医院骨科、儿科、急诊、护理骨干为核心,针对威宁情况精准帮扶组建而成。他们五人中有一名儿科博士医生、一名骨科博士医生,两名急诊科医生,还有一名护士,“针对孩童发烧诊治,你们可谓‘顶配’了。”事后,有同事打趣说。

这样的专业配置,也是帮扶的需要。威宁县隶属贵州省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人口基数大,各方面医疗资源十分短缺,特别是在骨科和儿科方面。如威宁县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病员多,骨科业务量居县医院首位。由于县医疗水平落后,专业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多需要转运到上级医院。

针对这种情况,番禺区卫健局采用组团式帮扶模式,派出骨科、急诊、儿科医护团队,过去半年里威宁县人民医院在他们指导下开展多项市、县首例的骨科技术,创建了儿科PICU,实现了急诊改造,医疗护理质量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