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补税消息再次袭来 部分影视工作室接到通知

2018-12-02 16:22:28
来源: 胡润百富

  【摘要】 影视圈补税消息再次袭来。有部分影视工作室陆续接到税务部门通知,补税工作正式实施,一时间引起各方关注。在补缴8亿罚款之后,影视税收风

影视圈补税消息再次袭来。有部分影视工作室陆续接到税务部门通知,补税工作正式实施,一时间引起各方关注。

在补缴8亿罚款之后,影视税收风暴的“起点”安全上岸。在其身后,影视工作者集体下水,叫苦不迭。其中,编剧、导演、明星等影视工作室的税收问题,处于这场风暴的风口。

“每百万收入补缴19万,追责到3年前”

11月28日,全国多地部分影视工作室陆续接到税务部门通知,的舆论解读,一石激起千层浪。

补税工作正式实施

11月29日上午,有部分影视工作室陆续接到税务部门通知,,共分为四个阶段:自查自纠、约谈补税、税务上门辅导、检查以及重点检查(税务抽查)。另有一份流传的会议内容显示,他们已经提前进入到了“第二阶段”。

今年年底之前补缴相关费用

同时,一份“横店工作室会议记录”在网上疯传,内容显示:这次事件分为四个阶段,自查自纠的艺人需在,税务部门查出来的将于,查出来的要在交清费用;,还会有各种抽查;目前已经重点对一些大咖开始重点约谈。而且涉及娱乐圈的各个领域,包括导演、编剧、造型师等都在调查范围之内。

如果在自查自纠之后还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可能面临高额罚款,严重的也许会招致刑事处罚。

而且根据税务总局的规定,可见这次国家相关部门对此次事件的重视程度。

网上传出的补税公式没有法律依据

不过相关部门对此次事件也做出了回应,并表示。比如这次总收入100万元,按照公式其中的70万作为个人劳务费用的补缴依据,同时扣除之前已经交过的费用,最后需补缴税款为192500元。对于这个算法,相关税务人员表示并不可信。

知名作家、编剧赵冬苓在朋友圈发文,“自上届一直为税收法定而呼吁发声,这次仍然愿为行业生死鼓与呼,只希望大家一起形成议案,明年三月我带上人大”。导演王军称“阴阳合同作为经济犯罪与工作室合理避税具有本质区别,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淆处置”。

40%的劳务税

当前,人们对于补缴税款的最大争议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是否具有普适性,二是是否欠妥。

新旧税收差距高达5倍左右

在以往实操过程中,各地政府为了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对于影视产业园内的编剧等个人工作室给予优惠政策,整体税率在6%至8%之间。此次调整之后,。在此基础之上,又涉及到法律时效性。有业内人士认为“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合法的,是有法律效应的,不能用新出台政策推翻以往的旧政策,应该法不溯往”。

首当其冲的就是影视股行情

娱乐圈大地震,。九成影视股的股价出现持续下跌,其中华谊、唐德、慈文等深陷各种风波的公司,市值更是在过去三个月内,唐德影视的市值如今只剩下;紧接着,包括霍尔果斯在内的几大影视税收优惠地区纷纷开始调整税收政策,一些需要补缴大量税款的中小影视公司已

限古令、税政、片酬三管齐下

,“50%影视剧项目停拍”的传闻不胫而走。有爆料称,目前在国内最大的影视基地横店拍摄的剧组不到十个,而往年会有四五十个,最多的一次记录是将近六十个。相比于去年多部古装大剧齐拍,今年的横店影视城大剧组稀少。

因为税收整改的原因,或还会影响明星身价,乃至于明星们的竞争力。

以前明星接戏时,大部分影视公司都会跟大牌艺人签合同,帮艺人代缴税。然而,根据新税制要求,很多影视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了。甚至有分析表示,

电影行业几乎不受规则束缚发展之下一个稳固根基的缺失

其实,真正引发这场灾难的,并不是阴阳合同的曝光,而是这几年。资本的盲目、玩家的狂热,使行业整体的泡沫在短短一两年间迅速累积起来。如今触底之后,势必会淘汰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