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 吴睿鸫8月3日上午,记者在盐洛高速盐城南出口的上空看到,一辆无人机“挂”着二维码在下高速匝道上低空缓慢飞行,还不停地向等待查验车
文/吴睿鸫
8月3日上午,记者在盐洛高速盐城南出口的上空看到,一辆无人机“挂”着二维码在下高速匝道上低空缓慢飞行,还不停地向等待查验车辆驾乘人员喊出“请扫行程码,前方检查,请扫行程码,前方检查……”用这种亲切的声音提醒入城车辆驾乘人员快速扫码通过防疫检查。(8月4日 人民网)
此次引发南京疫情的是德尔塔病毒株变异体,由于传染性极强,已外溢到十余省份与多个地区,给各地防疫带来了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作为防疫重要关口的高速路口,江苏盐城市公安交警支队上演了硬核一幕,使用大型无人机,悬挂放大版行程码,在车流中缓缓飞行,“空中扫码”供过往司乘人员无接触扫码。
随着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力度的日益加大,公众若外出或返回家乡,都需要使用手机扫描行程码,根据行程码检测的出行地区,来判断人们的行程路径,区分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值得关注与警惕的是,疫情当下,在高速路口,如果车辆行驶到收费站跟前,再进行扫码查验的话,无疑会造成车辆大量聚集,不仅会降低通行效率,也难免出现疫情防控“管涌”。
而司乘“空中扫码”的横空出世,利用警用无人机灵活机动的天然优势,将悬挂二维码的无人机,灵巧地派往车流后方,使车上所有人员可以提前打开手机扫码,更好地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检查,既能提高疫情防控人员工作效率,也能提升收费站的通行效率,更能有效地避免人员接触。
疫情防控涉及每一个人,各个防疫关口的情况又千差万别,收费站作为关键防疫节点,既要严防死守,也要体恤司机与乘客。江苏盐城市公安交警支队因地制宜,将科技化管理融入防疫细节当中,下足了绣花功夫,通过打造防疫“飞行模式”,让通行变得有温度,充满暖意。
防疫的终极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各地在制定执行防疫措施时,既要出台便民化防控举措,又要靠科技手段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总而言之,通过“高科技+人性化”制度安排,实现硬核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