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比奥运会更牵动人心的,是大范围的疫情反扑。起源于南京禄口机场的疫情,已经给不少城市造成了影响,感染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
最近一段时间,比奥运会更牵动人心的,是大范围的疫情反扑。起源于南京禄口机场的疫情,已经给不少城市造成了影响,感染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
官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显示,首个确诊病例为机场保洁。她参加了一入境航班的清扫工作,工作完成以后,防护洗脱不规范,感染了病毒,继而在保洁员之间相互传播,疫情由此暴发。
虽说保洁的操作不符合规范,但这不代表责任全在她一个人身上,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该如何管理航班,相关部门早就出台了详细的规定。

比如说要为入境航班工作人员提供统一住宿,定期进行核酸检测,不能把境外航班和国内航班的保洁人员混在一起等。
禄口机场的保洁工作被外包给了数个公司,外包为了提高利润率,怎么省钱怎么来,没有按照规范操作,难辞其咎。
追究他们的责任,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让防疫成果不至于功亏一篑。
南京的疫情尚未完全被控制,郑州又成为了新的风暴眼。
截至8月2日24点,郑州市已经出现了61例无症状感染者,14例确诊患者。其中
多数感染者和医院有关,以医院的保洁、护工为主。

这些人几乎是医院内的“隐形”群体,他们多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流动性非常强,常常被忽略。
就连同在医院工作的医生和护士,对他们也没有多么深刻的印象,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阿姨。
一个护工,往往需要同时为多个病人提供服务。她们虽然重视卫生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下,只做到了表面上的“干净”,没有按照规范洗手洗衣服。
感控敏感度和执行度,远远比不上有专业知识的医生护士,很有可能成为细菌和病毒的载体。
需要护工的人,往往病情比较严重,免疫力本身就低,极容易导致院内感染。

有人对某医院的护工进行了手部卫生程度检测,结果合格率非常低,仅有18.2%。
这会给疫情防控增加难度,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相关人员对护工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和考核,一个月以后,合格率提升到了90.4%。
医院和卫生部门可以从这方面着手,降低院内传染的可能性。
上海市的经验,也证明了进行感控知识培训是有用的。
今年年初,上海一家医院的护工感染后,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了另外一家医院的护工,两家医院因此停摆。
但幸运的是,由于上海市定期对护工和保洁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院感知识培训,所以并没有病人被感染,疫情也很快被控制了下来,没有大规模的暴发。
其他地区可以向上海市学习,防疫面前,再怎么谨慎都没有问题。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普通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白领和大学生们对这句话的感受可能不深,但那些底层的劳动者们,真的经不起折腾。
他们为了生存下去,需要全力以赴,没有时间精力去关注防疫措施,甚至连口罩、消毒水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笔高昂的支出,会徒增生活压力。
他们不应该成为被忽视的群体,在进行防控宣传时,要把他们考虑进来,除了在网络上宣传相关知识,还可以印发传单,打开村里的大喇叭进行广播,让那些对互联网不熟悉的人也能从官方渠道了解相关知识。
对于困难群众,可以免费向他们提供口罩等防疫措施,这既是为了保护他们,也是为了保护社会上的其他人。
疫情之下,更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斩断病毒的传播链条。对于那些感染了病毒的普通劳动者,我们不应该歧视,要始终记住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患者。
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新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