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疫情,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2021-08-05 18:16:46
来源:

  【摘要】 8月3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5例。这35例来自南京、扬州两座城市,其中南京市报告3例,扬州市报告32例。扬州不仅保持新增病例数领

8月3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5例。这35例来自南京、扬州两座城市,其中南京市报告3例,扬州市报告32例。扬州不仅保持新增病例数领先于南京,而且已遥遥领先。

扬州新增病例数第一次超过南京是4天前,当时南京市报告6例,扬州市报告10例。

7月20日至今,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23例,扬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6例。此外,扬州有重型和危重型各2例。有专家预测,后续扬州病例数量有可能会超过南京,需当地加紧防控。

在本轮疫情中,7月21日离开南京江宁区,乘大巴至扬州的毛某是扬州报告的首例病例。毛某在扬州曾前往多个棋牌室打牌。7月28日毛某成为扬州第一例确诊病例后,扬州此后报告的病例中不少人都曾去过棋牌室,且这些人多为老年人。

新增病例数节节攀高,扬州此次疫情究竟有哪些难点?

第一大难点,自然是棋牌室。

扬州疫情的中心点是棋牌室。目前,棋牌室已然成了扬州乃至江苏省的高频词汇。

棋牌室人员密集、空间密闭,空气不流通,客观上容易感染。棋牌室尽管不会像禄口机场那样,很容易会把病毒带到全国各地,但前者却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传染,并把病毒带到全城,甚至带到社区和家庭里。

有专家认为,扬州实际已发生社区传播。尽管扬州此轮疫情源自南京病情的外溢,但目前南京尚未发生社区传播。

8月1日,省领导在扬州市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说,这次扬州疫情发生早、发现比较晚,在人员聚集的密闭场所,老年人居多,现在情况尚未见底,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第二大难点,病例中老年人多。

截至8月2日24时扬州市累计报告的本土确诊病例94例中,60岁以上多达66人,占比68.8%。

这次病例涉及老年人多,对于医疗救治提出了很大挑战。对于老年患者,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尤其基础疾病,需要开展个性化治疗。

此外,不少老人防护意识薄弱,加之记忆力不好,给流调也增加了难度。

第三大难点,扬州是休闲名城,同时也是普通的中小城市。

扬州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可以用“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来概括,市民的生活比较惬意;加上对疫情的认识没有切身体会,内心就不是很重视。

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8.7%,相比这一数据,扬州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早在1986年,扬州就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3年。

目前,防控信息和通知多由手机短信和微信等方式通知。扬州市这些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否能及时接收到有效信息,也未可知。

此外,较之于武汉、郑州这种能聚集全省医疗资源的强省会,作为再普通不过的普通地级市的扬州,防控疫情和治疗病例的难度非常大。省会城市所能调配的资源、各方面力量,远胜于一座普通地级市。

第四大难点,防控一线工作量大、强度高。

7月31日开始,扬州市对主城区低风险小区实施封控管理,每个小区原则上保留1个出入口,呼吁小区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同时,封控主城区通往该市其他地区的道路、暂停主城区公共交通。

8月3日零时起,扬州升级管理措施,对主城区除封闭小区外的所有小区(包括自然村)封控。封控管理小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并确保有2人以上24小时值守,其它出入口一律关闭。每户每天限一人凭出入证和苏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出小区采购生活必需品。

但仍有一部分居民对封闭管理不理解,想出门。

在凤凰桥社区,一位老人还和志愿者发生了一点冲突。该社区书记在微信群里发语音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出门,声音都带了点哭腔。“你们都是在家里面,我们所有的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也想回家。希望大家不要和我们吵了、理解一下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回家了,我们也有孩子,我们也有家,我们真的想回家,大家千万不要聚集在门口和志愿者吵了。”

在工作一线遇到上述问题,其实尚在情理之中,并不意外,但由此也见一线防控的艰难。

扬州主城区邗江区的翠岗花园社区总人口12500人,老年人占比在70%左右,1个网格员负责500个居民,排查轨迹主要通过行程码,平时各种通知也都会在网格群里发布。1人对应500人的工作量,也让该社区工作人员“忙得脚不沾地”。

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当前,人人都是受害者,人人也都是参与者。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同声共气、团结一心。祝福扬州,祝福江苏。加油!

来源:江苏城市论坛

#红色百年话江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