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从来没遇到过的苦战硬仗,短兵相接、狭路相逢,比的不仅是竞技水平,更是我们的意志决心和精气神。”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如此说道——中国队,已经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431名运动员参加,刷新境外参加奥运会的规模和人数纪录。尽管疫情为训练备战带来诸多变化,但在东京奥运赛场上中国队的奥运健儿的表现仍稳中有升,截至目前,中国的奥运健儿们共为国夺得33枚金牌、24枚银牌、16枚铜牌,中国暂列奥运奖牌榜首位! 在下午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台决赛中,中国队派出了年龄总和仅为29岁的“双保险”组合——陈芋汐和全红婵。其中,不满16岁的陈芋汐已经搭档张家齐拿到了女子双人10米台的金牌;而年仅14岁的全红婵,更是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她最终以三跳满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队友陈芋汐摘得银牌!
奥运新生力量是此次东京奥运参赛的主力。据统计,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4岁。14岁的全红婵在代表团中年龄最小,在女子跳水10米台赛场上以三跳满分的优异的表现夺得金牌,完成奥运首秀!同是00后的队友张家齐和陈芋汐,也在之前的女子双人10米台比赛中斩获金牌!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00后杨倩打破奥运会决赛纪录,夺得本届赛事的首枚金牌,为中国代表团拿下头彩!此后在游泳、体操、跳水、射击、举重、乒乓球等多个比赛项目中,中国体育代表队多位90后00后的小将突破个人最好成绩,夺得奖牌,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升起。敢打敢拼、冲劲十足,运动健儿诠释着当代年轻人的青春气质!
青少年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加强青少年体育、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于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奥运战略、建设体育强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早在2016年就印发了《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 ,旨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奥运战略、建设体育强国,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 时期青少年体育发展的11项主要任务: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积极改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完善青少年训练竞赛体系;落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 2014-2024 )》; 积极推进科训结合和科学选材;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促进青少年体育协调发展;健全青少年体育政策制度体系。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既有强健体魄的作用,也是磨练意志力、培养进取心、增强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武术作为一种观赏性和竞技性兼而有之的体育项目,有益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十八般功夫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弘扬中华武术文化,讲好武术文化故事,体现中国武术精神,展示中国武术形象为品牌初心;大力发展武术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平台,创新开发更多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形式丰富多彩的武术运动产品及服务。 十八般功夫网是在中华武状元陈超教授指导下发起并研发,是集线上武术课程、线下武馆预定、武馆内部管理、专业体育论坛、赛事信息化服务、专业体育用品商城、武馆加盟等于一身的专业体育类综合性门户网站。网站的宗旨是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文化,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全民参与,让武术精神源远流长。 为了更好的弘扬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促进青少年武术的健康发展,在武状元陈超教授的号召下已成功举办了6届武状元青武赛,“华夏武状元青武赛”由当代中华武状元陈超发起,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及体悟,以“习国术、崇国学,武术魂,民族魂”为武学思想,以继承“武状元”文化价值为品牌基础,旨在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促进武术的蓬勃发展。 “少年强、中国强”!无论是在奥运赛场上还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事业中,我们都期盼着更多新生力量的崛起,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迎难而上,携手奋进,共同为体育强国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