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 | 千智赫“国家喊你生孩子啦!”继四川省攀枝花市、江西省前后出台措施响应国家三胎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之后,北京也带着它
文 | 千智赫
“国家喊你生孩子啦!”
继四川省攀枝花市、江西省前后出台措施响应国家三胎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之后,北京也带着它的30天生育奖励假期来了。
8月4日,“北京12345”援引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称:经核实,5月31日(含)后按规定生育三孩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15天。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
与攀枝花市“对生育二、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发500元补贴”的政策相比,北京的“奖励的30天假期”政策,年轻人似乎并不买账,甚至 “骂声一片”,更有网友戏称 “三三得韭”。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世界是—个完美而美好的世界,但现实世界确实—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
生孩子不是问题,关键是生来的养育问题!
由于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成本不断提高,对人们的生育意愿越来越低,想生而不敢生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房价、产后就业保障、教育、内卷、养老等核心问题就像是压在当代年轻人身上的一座座大山。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年轻人表示我又怎么敢生孩子呢?
“三高三难”即“高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医疗成本问题”以及“职场母亲难,带孩子难,养孩子更难”问题就像是悬在每一位生育适龄青年家庭头上的一把刀。
一旦选择生育,那么成为父母的他们就要像是撞上了链条和马达的陀螺,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生计不停旋转,没有一丝丝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据同花顺iFinD金融研究中心信息,北京卫健委回应称北京生三孩奖励30天生育假只是过渡政策,目前国家正在修改相关立法。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的人口红利似乎正在全面消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二胎政策公布之后新生婴儿的数量从2016年1786万,2017年1723万,到2018年1523万,2019年1465万,至2020年1003.5万,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年轻人生育意愿其实是在急速下降的。
万事开头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做出这样的决定,确实是值得肯定的。国家出台三胎政策,鼓励生育,也在不断完善生育福利措施。
但北京市这一延长女性产假措施一定意义上与保障女性就业权利和鼓励女性生育是存在矛盾的。
它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女性找工作的难度,企业对于适合生育年龄段的女性就更不敢招工了。女性就业更加困难,这也变相给那些好不容易挣扎完二胎的妈妈们返回职场又加固一道枷锁。

而现在,确实只有真正实际性的政策福利才能打动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真金白银才最是实在的。
尽管,所谓的每月500元对于一个家庭养育孩子而言,杯水车薪,聊胜于无,但至少我们看见了国家政府实质性的补贴鼓励。
国际上鼓励生育政策体系主要涵括保障休假、经济补贴、托幼服务、女性就业支持等四个方面,后三项的效果更加明显。

丹麦政府为了促进生育率,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2013年开始,生育补贴金每周为4005丹麦克朗(约为3927元人民币),也就是每月约15708人民币。
各国国情确实不一样,但我们也只能说,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