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我国沿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有将近15年,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就是为了提高整个的国民素质,保证我国的儿童能得到教育而且义务教育具有强制
为我国沿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有将近15年,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就是为了提高整个的国民素质,保证我国的儿童能得到教育
而且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统一性和公益性,面对的对象也是全国的适龄儿童,虽然一直有人提倡12年教育,但是碍于目前的情况还是有点难以实现
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就意味着到了初中就要开始把学生根据成绩分流,如果达不到当地高中录取线的学生只能去读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成绩达到录取线的就上高中了,但是这是不是就过早把孩子分流了?

而且对于男生而言,相对来说比较晚熟,在最后一年的学习中可能就没有好好把握住,以至于直接就上了职业学校,但是目前我国的技术学院都存在学习风气差,课程不完善,教育水平低下等缺点
北大教授提出建议
所以有北大教授就提出建议十年义务教育,认为中考分流过早,学生对自己的没有一个成熟的认知,十年义务教育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教育内卷“让家长卷无可卷”
桃洋教授认为虽然我国一直在完善我国的教育制度,最近更是出台了双减政策让学习回归校园,减少教育内卷,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普及高中,推行十年制义务教育

姚教授在采访中也提到了中考分流的问题,他对于分流的做法并不赞同,单单依靠一个成绩的依据就把孩子的身份分成职中生和高中生
但是每个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都有对自我发展的探索,单凭一个成绩就将他们的希望扼杀是否不太公平。
同时这种分流也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如果让所有孩子都能读到高中,心智也能达到成熟,再重新选择走职业发展孩子进入大学

在小编身边就有一个例子,同学的表弟在中考中发挥失常,并没有达到当地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但是中考并没有复读这一说,考砸了就是考砸了,没有转弯的余地,但是他心里还是十分想上高中,以前学习也很努力,但是最后还是只能去中职
这种例子绝对不止一个,有时候往往是一个分数线就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学习道路,所以普及高中也是有必要的

正如姚教授所说,现在中小学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无谓的学习太多,每天都在内卷,浪费了很多精力,同时大量的刷题浪费了孩子太多的时间
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但是不刷题就没有高分,别人高分你就要更高分,这就是内卷的产生
我国未来的产业趋势是智能化,专业化,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优秀人才,但是鉴于目前中职教育的现状是远远不能达到之后的标准,所以这与我国的产业升级发展的人才要求是不匹配的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是一直都存在的,不过这与中职目前的教育状况有关,认为上职校的学生就是学习不好,在职校混日子拿个文凭
而且因为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也很难真正学到东西,所以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困境
即使短时间内难以推行十年义务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也应落到实处,我国一些教育制度的改革有些只是表面功夫,鉴于各种原因,很难真正达到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以双减政策为例,严查辅导班和校外补习行为,家长大可以换另一种方式,相对辅导班而言一对一的价格就更高了,但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负担起这个费用
之前韩国和日本都尝试过禁止补习班的做法,但是后来都失败了。其实如果能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在职业教育方面还是读大学,自然而然也没有那么多无谓的内卷,无谓的焦虑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从根本上还是要改革教育制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小编还是十分支持姚洋老师的提议
普及高中教育还是有必要的,虽然教育可以双轨道,但不论以后从事什么职业,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都是必须的。

而且很多孩子在初中毕业时也没想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过早的进行分流对孩子们的职业发展和健康成长都不利
九年和十年就差了一年,正如国外的学制的间隔年,学生可以一年时间来考虑自己到底往哪方面能够更感兴趣,选择更愿意走的道路,而不是赶鸭子上架
就一个简单的中考在15岁就把孩子分流了,或许有些孩子也曾经想过上大学,但是现实却是如此无奈

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讲就更难了,他们缺乏足够的教育的教育资源,学习水平就跟不上城里的孩子,如果有更多孩子能走出大山,就有更多新型人才可以改善当地的经济和教育水平
对于教育制度的完善,教育资源公平化,一直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国家大力建设经济水平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
还是希望更多政策能落到实处,政府也能多听取一些有用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