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回应秋季能否如期开学!多所高校已发通知→

2021-08-05 17:53:43
来源:

  【摘要】 「本文来源:东方网」8月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教育部:秋季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将暂缓开

「本文来源:东方网」

8月5日下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教育部:秋季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将暂缓开学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表示,教育部近期正在会同各省级教育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研究今年秋季开学以及防控工作,近期教育部还将在开学前发布通知,部署今年秋季学期的工作。具体开学时间的安排、方式的选择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和教育教学的安排,各地要 一省一策,因地制宜,一校一案,因校施策,确保适应不同的情况,实事求是做好开学的安排。

刘培俊表示,鉴于目前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 如果到了开学的时候,仍然还有中高风险地区,那么开学的安排按照以前的经验和管理, 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以确保教学的开展是有序健康和安全的。

目前

已有多所高校对暑期、开学等

发布最新要求

↓↓

天津大学:推迟开学

8月4日,据天津大学,离校本科生集中返校时间暂时调整为8月21-22日,本科生新生集中报到时间暂时调整为8月25-26日;研究生有关时间安排暂时不变,研究生新生报到时间仍为9月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后开学

8月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布通知,夏季学期开学时间推后1周,8月16日起按课表开始夏季学期教学任务。取消9月4日-9月9日假期,夏季学期结束后直接转入秋季学期教学任务。2021级新生开学时间暂时按照原定时间进行。

东南大学:提前开学

7月28日,东南大学发布通知,原定8月2日放假暂不执行,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提前至2021年8月2日开始。学生放假时间和教职工轮休时间相应后延,按照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总体教学计划安排,并结合疫情防控形势,35天假期后期再行安排。但目前已在校外的学生暂不返校。

8月3日,学校再发通知,原定于8月18日的2021级本科新生报到日期延后。

清华大学:部分学生暂不返校

8月3日,清华大学明确当前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不返校和报到,具体返校和报到时间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郑州大学:返校时间以学校通知为准

8月3日,郑州大学发布通知,已放假离校学生,未经学校允许,严禁私自提前返校。暑期师生返校具体时间和要求以学校通知为准,原则上不提前返校。

武汉大学:开学前打卡至少14天

8月1日,武汉大学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全体在籍学生坚持在学校小程序打卡,开学前至少积累14天健康打卡记录。暑假期间需要返校开展学习的学生,需至少提前3天提交《返校申请表》。

华中科技大学:暂停暂缓暑期社会实践

华中科技大学发布紧急通知,对于①正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包括出现关联病例但还暂未升级)所在地市开展实践的团队,应立即暂停实践,按照属地政府的防疫规定做好集中隔离;②对于正在低风险地区开展实践的队伍,应尽快结束实践,确保人员安全;③尚未出发的线下实践队伍,全部暂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暂停批准非留校学生返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通知,近期暂停批准非留校学生返校,非留校学生开学前不得跨省区市流动,开学前14天做好居家健康观察及体温检测。

此外,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也明确,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校;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通知,校园实施封闭式管理。

文旅部:旅游目的地列为中高风险时

未出发旅游团必须取消或更改行程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余昌国在发布会上强调, 当旅游目的地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发出预警提示或将相关区域列为中高风险等级时,未出发的旅游团队必须立即取消或更改旅游行程,已经在当地的旅游团队必须暂停在当地的旅游活动,配合做好相关疫情的排查工作。

余昌国还介绍,下一步将结合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地区管理的措施,对跨省旅游活动进行联动管理,对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省区市暂停跨省旅游活动,待省域内中高风险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以后,再恢复跨省旅游活动。

国家卫健委:此轮疫情两到三个潜伏期内

能基本得到控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情况看, 此轮疫情总体形势可控。但是由于本轮疫情波及范围大,人群面广,加之多个不同来源的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土疫情叠加,增加了整个疫情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但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疫情在两到三个潜伏期内就能基本得到控制

国家卫健委:现有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

仍然有良好预防和保护作用

贺青华在发布会上介绍,德尔塔变异株最早发现于2020年9月印度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中,世界卫生组织于今年5月10日宣布将德尔塔变异株纳入全球需关切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德尔塔变异株目前已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成为全球新冠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该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

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表明,德尔塔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冠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改变,传染源、传播途径基本清楚, 现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对德尔塔变异株仍然有效。现有疫苗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减少感染者的传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前一段时间,我国首次成功阻断了发生在人口稠密、流动性大的广东省几个地市的德尔塔变异株本土疫情传播,证明 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是有效的

东东提醒:

疫情当前

防控不可松懈大意!

牢记“三件套”

坚持“五还要”

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查看更多防疫实用问答

↓↓

来源:东方网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青年报

编辑:董俊成、安通

审稿:程伟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