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来,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一直是不温不火,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究其原因,印度一直自诩不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因此在国家实力和国家地位
近几年来,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一直是不温不火,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究其原因,印度一直自诩不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因此在国家实力和国家地位上,对低于中国这一事实一直不服气。
过去这段时间里,印度在美国的帮助下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挑衅生事。而双方在经济方面的“争执”也总是不断。这不,就在近日,印度虾就出事了。

据印度媒体《经济时报》发布的报道称,截止7月31日当日,印度送往到中国的1000个集装箱的印度虾已经被中国拒收。印媒指出,中方称拒收原因是中国海关在这些印度虾的外包装上面进行核酸检测后,发现检测结果呈阳性。
中国拒收印度虾的消息一出,印度媒体和民众就炸开了锅。对于中国给出的说法,印度大量民众对此感到十分不满。
印度方面认为,中国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指控,是中国的故意挑衅,是对印度的报复。更有甚者,还有印度媒体直接就此事表示抗议,指责我国有关部门的判读是没有证据的,并要求中国有关部门公开核酸检测报告。

事实上,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就加强了对进出口贸易商品的新冠病毒检测力度。而尤其是在中国出现了进口食品外包装携带新冠病毒的事件后,我国的检测力度更是越来越大。目前,各个国家出口至我国的商品外包装等都要接受核酸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截止目前,中国海关总署已经不止一次从印度的产品外包装上发现了新冠病毒。虽然其他进口商品的外包装上也发现了类似事件,比如巴西、美国、阿根廷、厄瓜多尔等等,但是随着各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力度的增强,这些情况都已经逐渐有所好转。
而在所有国家中,唯有印度出口中国的产品外包装上携带新冠病毒的情况从不间断。换句话来说,中国并非刻意针对印度,也并非是编造印度商品外包装上存在病毒,只是为了安全考量不得不拒收来自印度的货物而已。

当然,中国做出拒收1000箱印度虾的决定,印度“狗急跳墙”栽赃指责中国,也不是不能理解。根据目前公开的数据显示,印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虾类出口国,而中国是印度海产品的第二大进口国。
而自2021年 6月开始,印度总计有超过35家贸易商遭中国海关叫停了对华进口申报,期限维持在1周左右。受此影响,有将近50家印度企业的相关产品遭到拒收,另外还有约70家左右出口商的货物滞留在中国港口边上,无法通关。

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导致2021年度印度对中国虾类产品的出口数量将会下降34%左右,且预计印度将会因此减少32%的美元计算收入。
在本身印度就已遭受打击和创伤的情况下,中国继续拒收印度这1000个集装箱冻虾,那对印度的虾类产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在此之下,印度媒体和民众自然就会十分不满和愤怒了。
当然,除了印度收入大幅度减少外,印度方面此次的反应如此激烈,还跟印度的新冠病毒仍在肆虐有关。

据悉,受到新冠疫情,以及印度政府对于疫情防控不力的影响,印度的各方面经济接连受挫。要知道的是,“蝴蝶效应”并不是玩笑,现在印度的经济脆弱程度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
而中国此次直接拒收大量的印度虾给印度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在此之下,经济问题肯定又会成为印度政府背上的一座大山。

总而言之,此次1000箱印度虾被中国拒收,绝对不是像印度所说的那样是中方在刻意报复。要知道,现在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各个国家都经不起一波又一波新冠疫情的复苏,因此各国必然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上使出“铁血手腕”。
更何况,印度的疫情是那样的惨烈和触目惊心。

依照印度卫生部在8月2号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达到了3100万例,累计死亡42万。
另外,还有学者怀疑,印度有隐瞒新冠疫情真实状况的可能性,实际上的印度新冠疫情状况可能会比公布出来的信息更为严重。因此,在检测出印度虾外包装携带新冠病毒的情况下,中方必然会为自己的国家和民众着想,势必不会去做这份“慈善”。

印度自己身为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但却没有自己生产疫苗的能力,而印度政府对自己国家的新冠疫情防控所做的工作更是让人无话可说。
在此之下,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长期经受新冠疫情困扰且病毒不断变异的国家,印度目前与其找各种借口开脱,把黑锅甩到别人身上,倒不如抓紧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自己国家的疫情,让出口产品携带病毒的情况不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