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话说今年的港产片票房成绩也不算太好,今年成绩最好的要数《拆弹专家2》了,由刘德华、刘青云、倪妮领衔主演,截至今日为止票房13 14亿,豆
话说今年的港产片票房成绩也不算太好,今年成绩最好的要数《拆弹专家2》了,由刘德华、刘青云、倪妮领衔主演,截至今日为止票房13.14亿,豆瓣评分7.5分,沿用了这几年港产片热衷于犯罪、警匪、枪战、卧底等套路。
而且选用的演员也是比较老牌的演员,比如刘德华,再加上国内演技比较好的女演员进行搭配,但是即便是在剧本和演技双在线的基础上,仍然无法大火出圈。
紧随其后的电影有人潮汹涌、扫黑·决战,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刘德华果真是电影圈的劳模,目前上映的三部港产片,就出演了两部,分别是《拆弹专家2》和《人潮汹涌》,还都是戏份颇重的主演身份。

说起香港电影,上世纪80、90年代算得上香港电影的巅峰时代,那时候的香港电影不仅有优秀的画面还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刘德华、周润发、张国荣、周星驰、成龙这一批优秀电影人也是在那个时代曾熠熠生辉的巨星,也是他们陪伴了很多80、90后的成长,成为大家共同的回忆。
而香港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地方,也是比较早就接触到了好莱坞的商业片拍摄的影响,正因为这样的文化涌入、文化交融,让很多电影人在那个时候开始就开始有了商业片制作的概念。
一直到现在,香港电影制作团队一直是行业内出了名的,其具有成熟的工业体系、控制成本能力、发挥水平稳定等优势让人放心。
言归正传,说回《怒火·重案》这部已经上映了有6天的电影,目前为止的豆瓣评分为7.7,是不是看着还好,那再看一下票房成绩,累计到今日为止,票房为3.68亿。

是不是好像比起人潮汹涌还差了一些,但其实在这个比较淡季的暑期档初期来说,《怒火·重案》已经算不错了,看了下隔壁家的《盛夏未来》,从半年前就开始透出一些关于两位人气和演技都让人服气的新生代演员的合作。
从国内的国民度和宣传造势上,《盛夏未来》都是占据先机的,但目前来看,票房成绩还未突破2亿,豆瓣评分7.4。当然把两部完全不是同一个类型的影片拿来对比实在有失公允,那我们接下来说说《怒火》的观影感受。(下面涉及小量的剧透,若担心,请划到最下面看情感升华的部分就好)
拳拳到肉的肉搏战+重型武器的对峙
对于这部片,可以说是动作片,也可以是犯罪片,也可以说是枪战片。
因为在这部影片中,能深刻地见识到什么是硬汉和硬核。
甄子丹饰演的张崇邦是重案组总督察,而谢霆锋饰演的邱刚敖是前重案组组长和现悍匪,一看这名头就很有故事了,这里简单称甄子丹的角色为啊邦,谢霆锋饰演的角色为啊敖。
这两人还真是认识的,前同事加师徒的关系,现在又添了个警察的罪犯和罪犯的警察的关系,真的是又爱又恨。

昔日一起打兵兵球的两人,现在只能拳脚相见,纠缠到至死方休,其实这都离不开一个词“规矩”,警队有警队的规矩,名流富豪有他们的规矩、法官有法官的规矩,就连一身正气的啊邦也有自己的规矩,你说他们错了吗?
可能错了,就连明哲保身、实话实说、顾全大局也错了,情与法之间,要说个是非曲直,好像就非得要猩猩跳舞,醒醒吧。
啊敖这个年轻人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偏激的,如果正确引导来话,就能为正义使者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又刚刚好很巧地摊上个这么虐的剧本,只能含冤入狱。

与昔日自己抓进去的囚犯同一个监狱,想想就觉得又讽刺又憋屈吧,这不,把一个快要结婚升职拥抱明天太阳的大好青年,逼成了一个心理阴暗、满腹愤怒和复仇的风批大佬。

师徒相见,分外眼红,啊邦这个角色一开始就用了很大的篇幅去塑造这个人,非常的刚正不阿、心直口快、表里如一以及人缘极好这么个形象,这么一说,好像他在法庭上去指认了自己徒儿啊敖的事实,又多了那么一点点的情理之中了。当然了,甄老师的形象一出来,扑面而来的正直、伟岸的气质已经很难遮掩了。
终极预告里可以看到在实战对打的过程中,除了有手枪、冲锋枪、手榴弹这样的热兵器,还有长刀、警棍、蝴蝶刀、榔头、铁棍、铁锤等冷兵器,看着一个个武器不要钱一样的使出来,真的视觉上让人大饱了眼福。
意味深长的取景选择
电影中核心大战足足有五场,废弃商场里的黑吃黑、茶果岭匪窩巷战、尖沙咀警匪枪、摩托车飙车追逐、大教堂终极对决,在这里就讲两个地方吧,茶果岭和大教堂。
茶果岭是香港现在所剩不多的寮屋村落,这里的人们因为各种原因来到香港,又因为难以承受定居市区的巨额开支,于是在城市边缘落脚,就地取材,利用铁皮、石棉瓦、铁丝网、木板,搭起了一座座被称为“寮屋”的临时建筑。

在这里,容纳且包容了很多从不同地方来的人,有像影片说的那些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来的人,当然也有很多上世纪就来这里打工的福建、广东、广西一带沿海地区的人,这些人负担不起高昂的城市中心圈的房价和房租,在这里搭建自己的“家”,用时间和实践,摸索出一套生存之道。
在这里,贫穷不是贬义词,不是代号,而是一种常态,一种心知肚明又能互相宽慰的共识。选取了这里作为其中的拍摄地点,看着影片画面里那些堵在门口,虚张声势,不敢进来,只拿着一根棍子,或废弃水管的小混混们,本拿着枪的啊邦,换成了用防弹衣套住的拳头,这何尝不是一种悲悯和悲哀了。
还是很佩服导演的功力的,能把人内心的懦弱和逞强、渺小和倔强表现得丝丝入扣。
最后一场高潮打斗安排在一个教堂里,也是独具深意,教堂里彩色玻璃窗里透进来的一些光亮,成为室内唯一的光源。

师徒两人在圣母的凝视下进行对决,空旷的教堂,遍地都是残桓瓦砾,但是大景别大广角的镜头底下,两人又仿佛十分渺小脆弱,庄严神圣的教堂,血肉相博、招招致命,三角钢琴被撞击的声音、拳头碰撞肌肉的声音,又是一首为谁而奏的悲歌。
啊敖最后站在钢琴上问了啊邦一句话,阿邦没有回头,或许没有人能解答他的答案,又或许他根本不需要什么答案了,他的悲剧就像是一个符号,代表着很多也曾体会过不公的人,而他算的上是那个最“愤怒”的人,最后倒在了最宽容之处。
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即便他的票房成绩如何,它仿佛在说“我不会向你侃侃而谈人生大道理,你只管看爽了看高兴了就好,但是你还能替其中任何一个人不解、不甘或生气,那我们可能想到一块去了。”
这样的电影,很热血、很宝贵、真性情。
这样的香港电影,很值得,因为它在认真思考。
听说你这么好看,还关注了我[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