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火,她才是新晋姬圈天菜?

2021-08-05 14:10:29
来源:

  【摘要】 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除了紧张刺激的比赛,运动员的颜值也成为一大讨论点,隔三差五就会有运动员因为颜值登上热搜。最近,我就刷

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除了紧张刺激的比赛,运动员的颜值也成为一大讨论点,隔三差五就会有运动员因为颜值登上热搜。

最近,我就刷到一条热搜:

#奥运会上的逆天颜值#。

在骂声一片的东京开幕式中,哈萨克斯坦的“仙女旗手”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哥伦比亚的射箭运动员Valentina Acosta Giraldo,射的不是箭,是丘比特之心,射中的不是靶子,而是我的心。

除此之外,还有艺术体操运动员刘鑫在赛场上英姿飒爽。

私下又帅又会穿,腹肌呼之欲出。

中国竞技体操运动员芦玉菲戴上口罩也挡不住全网模仿眼妆的心。

夺得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的汪顺,再次验证了那句——

你永远可以相信游泳队的颜值。

让人不禁感叹,怎么颜值高的都上交国家了?

01

运动员靠颜值出圈,错了吗?

其中02年的杨舒予,更是凭借颜值出圈。

#杨舒予好帅#、#杨舒予好绝#等次条一度霸占热搜。

在微博评论区,无数少男少女奔走相告,一句“嗨,老公”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

比赛场上的杨舒予是这样的,184的理想身高,清晰流畅的肌肉线条

打球的时候,挥洒的不是汗水,而是藏不住的荷尔蒙。

比赛场下的杨舒予,少了一分凶狠,多了一分少年感。套上简单的卫衣,从球场大佬成了青春片里的邻家小哥。

时而攻气十足,时而奶里奶气,不变的是,每一眼都是心动的模样。

最重要的是,人家未婚未育,还单身。

先别急着叫“老公”,人家其实是中国三人女篮的一名运动员

没错,是女篮。

姐姐杨力维是中国女篮的主力球员,曾经得到过WNBA邀约。

而自己则在东京奥运会上,战胜法国创造奥运新历史帮助中国拿到一枚宝贵的铜牌,含金量更是没的说。

左母亲,右姐姐杨力维

要知道,在打篮球以前,杨舒予还是个留着长发的小女孩

清秀又灵动,妥妥的初恋脸,放虎扑上能让一群直男疯狂投票的那种。

为了训练方便,她毅然剪去长发变成帅气又干练的短发。

短发时男友力MAX,长发时秒变软萌清纯的少女,被不少网友称为“人间扳手”

有人问“女生要怎么做才会显得帅?”,杨舒予回到“女生不用做什么就很帅了。”

在得知自己因为颜值出圈后,杨舒予也只是害羞的笑笑:

“希望大家因为球场上的表现来关注我”

“不管是长发还是短发,我都喜欢。”

运动员靠颜值的大肆出圈的同时,也引来不少人争议,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运动员的颜值身上”。

中国水球队副队长熊敦瀚,凭借轮廓分明的五官,匀称的身材比例,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新晋奥运女神。

不少网友在微博大呼:“老婆,给姬会吗”。

照片走红后,有人扒出熊敦瀚在2018年的采访照片和视频,发现与网络疯传的照片的不同。

有人嘲讽她p的太过了,还有质疑她买粉买热搜,有一颗想当网红的心

而熊敦瀚面对外界的彩虹屁和质疑声,也只是不断呼吁“快去看比赛全场”“科普水球比赛分享中锋的魅力”。

这也让人不禁沉思,夸运动员的颜值,真的错了吗?

02

东京奥运会,成了全员奥运梗?

最近,知乎上有一个叫做“有没有发现本次奥运会国人不再唯金牌论了”的问题,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

支持唯金牌论的认为,不以第一为目标,比赛就失去了意义。比起现在的奥运“饭圈化”,还不如唯金牌论。

反对唯金牌论的则认为,比起唯金牌论,实现全民体育才是值得注意的。

两边各有说辞,谁也不让着谁。

结合现实,不难发现如今的奥运会,除了赛场上的热血竞技,不少赛场外的话题也逐渐被关注。

热搜也是一个比一个不正经。

杨倩在为中国夺得第一金的同时,还带火了自己发卡和美甲,成了淘宝爆款。

普通人:好看。

义乌商家:好卖

与此同时,陈梦的乒乓球项链也被人看中,争先打听购买途径。

国乒男团顺利出道,从全民捧上天的“神”,一跃成为“全员喜剧人”。

还有来自东方的神秘C语言,给观众提供了无限的谈资。

各种娱乐向话题,给原本枯燥的体育比赛带来了不少新鲜感。也让更多“观赛边缘人”认识到,奥运会运动员也可以这么接地气。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可供人们消遣的娱乐项目实在太多,能够静下心来守在电视机前看“全人类盛会”比赛直播的人越来越少。

唱衰奥运会的声音近几年更是不断

很多人看奥运都是冲着名宿去的,比如姚明、刘翔、林丹、孙一宁等等。老将退役了,新的又不认识,自然少了热情。

除了一些热门项目,其它冷门的项目门槛又太高,自然没什么人关注。

对于观众来说,奥运会可有可无。但对于运动员来说,在奥运会夺冠是自己拼劲一生需要努力的事。

适当的娱乐话题,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出圈,还能让更多的人关注这项运动。比如国乒喜剧人顺利出道后,让更多人关注到乒乓球这项传统运动。

一些原本不关注乒乓球的人,也开始对国乒运动员的事迹如数家珍。

始于喜剧,忠于实力,让更多人关注到赛事,未尝不可?

尽管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吐槽声不断,现场甚至连观众都没有,但凭借各种话题不断地发酵扩散,观众也乐在其中。

全民吐槽,全民奥运。

就像知乎的高赞所说,金牌论没错,错的是唯金牌论。

03
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竞技体育是极具魅力的,也是极其残酷的,每一个运动员的背后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和泪水。

作为奥运会最古老的项目举重比赛,是肉眼可见的残酷和伤痛。

由于举重比赛在观赏性上,并不如其它项目赏心悦目,很少得到关注。

再加上举重运动员因为“硬件”原因,即使拿到奥运金牌,其商业化收益也远不如其它项目高,比如篮球、乒乓球、游泳、短跑等等。

不少退役的运动员,只能在伤病与贫困中挣扎。

比如“亚洲第一力士”的才力,连续夺得了40多个全国冠军和20多个亚洲冠军,年仅33岁就因病而逝,去世时家里只剩下300元。

在役的运动员也未能幸免,就在前几天,希腊举重运动员西奥多罗斯.亚科维迪斯突然宣布,由于经济困难,已经无法继续参加余下的比赛

在镜头前,他哭着诉说着自己的经历:

“我在自己的运动生涯的收入几乎为零,每个月仅从体育联合会领取200欧元为参赛做准备,”

“有时候,甚至在汽车里没有足够的汽油,我只能够依靠步行回家,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已经有很多这样的黑暗时刻。”

“我再也忍受不了生活贫穷了,我只想回到家人和朋友身边,拥抱他们并说声谢谢,这是我这些年来继续前进的动力。”


在这种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就连物理治疗也无法正常进行,因为物理治疗师了解他经济拮据,不会收钱,这令内心骄傲的他无法承受。

运动员除了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素质以外,还要有很高的心理素质,多少运动员不是输在实力上,而是输在心态上。

以前,在很多人眼里,竞技体育菜是原罪,成绩不好就该骂。

在雅典奥运会震惊了世界的刘翔,却因为退赛成了大众口中的“刘跑跑”,直到2015年退役,这份谩骂也没有停止。

就在苏神创造了新历史之后,网上再次掀起一阵“那一句道歉来迟了”。

然而他本人只是淡淡的回应到:

“我不怪他们,大家都没必要道歉,人都会在成长,可能我觉得你长大了”。

在这种极端的观赛氛围中,只会酿造更多的悲剧。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陈清晨,强压之下,让东方的神秘C语言响彻场馆,让人大呼过瘾。

尽管最后的结果打赢了,但她还是立马发微博为自己的口吐芬芳道歉。

许昕和刘诗雯在乒乓球混双比赛中不敌日本队,遗憾夺银。

赛后面对镜头,可能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刘诗雯哭着不断向观众道歉,自己对不起大家。

不少运动员在错失金牌后都会第一时间对观众道歉,这似乎成了一种肌肉记忆。在这种肌肉记忆的背后,是身上负载着十几年训练,是背负来自全国的压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唯金牌论。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

然而竞技体育的魅力,除了金光闪闪的奖牌,还有那份不断突破自我,挑战身体极限的精神。

我们总是喜欢去过度神化运动员,殊不知光环之下,“英雄”不过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私下也会臭美爱玩。

作为运动员,夺冠固然重要。适当的“娱乐”,不管是对看比赛的观众,还是运动员本人来说,不仅能够缓解一部分的压力,还能成为自己临门一脚的情感宣泄口。

运动员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

但体育竞技不应该全是苦大仇深,允许“英雄”拥有人性也是一种进步。

我们不光要加油,还要夸。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