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本只是想静静地欣赏一场奥运会,不曾想体育却和政治“勾搭”上了。在本次东京奥运会上,白俄罗斯参加4*400米接力赛的选手因为其兴奋剂检
原本只是想静静地欣赏一场奥运会,不曾想体育却和政治“勾搭”上了。
在本次东京奥运会上,白俄罗斯参加4*400米接力赛的选手因为其兴奋剂检测次数未达到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导致四名运动员中只有两人获得了参赛资格。为了能够继续参与该项目,白俄罗斯方面决定让齐玛诺斯卡娅顶替不能参赛的选手出场。

而齐玛诺斯卡娅这位女运动员原计划参加东京奥运会100米和200米赛跑项目,便和自家奥委会官员吵架了,吵完了还不解气,就干脆将吵架的激烈言论发布在网上。
对此,白俄罗斯奥委会让这名运动员收拾东西回国。事情的始末其实并不复杂,一个运动员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团队,团队内部的矛盾多沟通就好,尽管此次双方沟通的不愉快,但事件本身并不让人费解。
但接下来齐玛诺斯卡娅的操作就有点让人看不明白了。
据悉,齐玛诺斯卡娅先是向日本寻求政治避难,惹得舆论争议,而后欧洲多国开始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波兰方面已经为她发放了签证,预计她将于周三在日本警方的保护下登上飞往波兰的航班。
除了波兰,捷克也向这名运动员伸出援手。欧盟更是发声,称白俄罗斯试图强行遣返蒂马诺夫斯卡娅是“卢卡申科政权残酷镇压的又一个例子”。而美国务卿布林肯还发表了推文,谴责白俄罗斯政府。

这个剧情我们可能再熟悉不过了,西方的一些国家打着保护他国国民的旗号妄想进行政治操弄。如今奥运会也成了他们的“跳板”,的确是不择手段。
有意思的是,这名运动员的丈夫早已提前离开了白俄罗斯,这是不是有点过于“巧合”?
对于这一系列的事情,白俄罗斯方面也发声了。“此次事件可能是一些国家预先计划好的政治行动。” 白俄罗斯议员乌特金2日如此评论该国田径运动员季马诺夫斯卡娅所谓“被逼回国”事件。
有观点认为,这一事件将进一步被政治化,并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制裁白俄罗斯的理由。
实际上,利用奥运会等国际赛事叛逃西方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项传统,有戏言称古巴运送员之所以刻苦训练,就是为了有机会前往美国参加国际锦标赛并留在美国。
卢卡申科
继白俄罗斯出动战斗机迫降客机后,24岁的白俄罗斯奥运选手齐玛诺斯卡娅已经引发了白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新一轮外交交锋。
相比俄罗斯,白俄罗斯在处理与西方的关系上看起来要更加强硬,更加直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更加鲁莽更加粗暴。相比俄罗斯,白俄罗斯的抗压能力要更差,欧盟和美国对白俄罗斯施加的制裁正在起作用,白俄罗斯政府的内外压力在逐渐增加。
白俄罗斯去年8月的总统大选引发一波抗议浪潮,反对者要求获得连任的卢卡申科辞职,一些西方国家以白总统选举存在舞弊行为为由,对其部分官员和机构实施制裁。而过去一年来,国际奥委会和白俄罗斯奥委会也存在矛盾,国际奥委会发言人亚当斯表示,国际奥委会可能因季马诺夫斯卡娅事件研究对白俄罗斯奥委会实施新制裁。
对于俄罗斯来说,白俄罗斯可谓是面对北约的前沿阵地,这是一幅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战略屏障,如果失守,俄罗斯将面临严峻的境地。

目前,白俄罗斯在很多方面都已经与俄罗斯进行了联合,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要实现经济、国防、税收等方面的全面联合与统一。
面对国内骚乱,卢卡申科曾两度身穿防弹衣,单手提着突击步枪,亮相总统府前,以表强硬姿态。卢卡申科的强硬及普京的支持,粉碎了美西方国家扰乱白俄罗斯的图谋。看来美欧在白俄罗斯操纵“颜色革命”失败后,并未善罢甘休。
诸如立陶宛此前的种种小动作也说明,拜登越来越倾向于躲在幕布后面操控全局,反正自愿“献血”的国家来了一个还有二个。
接下来,这“齐玛诺斯卡娅事件”还会如何演变还不得而知,就当我们以为她要抵达波兰的时候,事情却一再发生了反转!
据报道,原计划4日离开日本、飞往波兰的白俄罗斯奥运田径运动员季马诺夫斯卡娅,行程出现“戏剧性转折”,季马诺夫斯卡娅当天改变了行程,搭乘了飞往奥地利的航班,将于下午抵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不知道,但作为莫斯科的前沿阵地,相信战斗民族到时候也不会坐视不管。(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