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家都知道,印度其实也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数量也达到了世界的六分之一。但是从1920年参加奥运会比赛以来,开挂的印度的到现在
大家都知道,印度其实也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数量也达到了世界的六分之一。但是从1920年参加奥运会比赛以来,开挂的印度的到现在为止只得了9块金牌,而且其中有8块还是不被认可的,与我国的二百三十多块金牌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体育界的“学渣”,那么,人口如此之多的印度为何获得的奥运金牌会如此少呢?难道印度人体育针的就这么差吗?

印度的特点
众所周知,印度其实是一个信奉宗教的国家,有80%以上的印度人都是信奉印度教的。所以,其实印度人的一切,都是被包容在宗教之中的。
印度教的宗旨是以自我为本、以内心宁静为体的宗教,追求的是个人内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安宁,这也使得印度人与体育竞技比赛文化会产生根本的对立。

政府的调控不当。
印度的人口虽然很多,但是印度实际上并没有将体育强国作为国之政策,体育更没有从娃娃开始抓起。印度的儿童有30%左右都是营养不良的,更甚至有44%的儿童体重不达标。印度似乎更加看重的是军事,并不是太在意体育事业的。也许他们认为体育事业不能改变印度的现状,也不能带来更多的收益,而更多的也都是支出了。

运动基础设施不足。
其实很多印度运动员是真正靠着情怀在一直自己坚持训练的,基本上也都是家境优渥的印度富贵人家的公子哥才有机会这么任性玩下去。

毕竟没路就可以自己修路,没设备自己可以买设备,没训练场就自己去修训练场!
像这样的操作,普通人家是想都不用想的。而且去过印度的朋友才会知道,我们这边标配的橡胶跑道在印度那都算是顶级配置了,绝大部分印度学校都是没有橡胶跑道的。

印度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有些虚无主义。
印度人最喜欢的运动其实就是瑜伽了,也就是说印度人大都讲求慢节奏的生活,他们的性格本身就不是特别的激烈,往往也都是嘴上逞强,实际上竞技能力非常的差。

南亚人其实也喜欢运动的,但是他们基本就只喜欢一种运动,那就是板球了。但是就算是在板球这项运动上,南亚人也很难有统治的地位。
更不必说,印度人在其他的运动中表现得平庸至极了,甚至可以说是垫底的级别,比如说印度男子足球队连中国男子足球队都踢不过,这里不是在贬低国足。

但是跟印度一起在南亚混得其他国家的运动也是挺烂的,比如说印度旁边的邻国孟加拉国,它作为一个人口数量相当于英国、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印度群岛的人口大国呢,也是基本上没啥体育成绩可言了。

没有投入,又哪里会有产出。
有学者曾经做过研究,什么样的人才能获得奥运会奖牌呢?这样的运动员要么就是来自人均国内产值较高的国家,要么就是来自政府具有成为体育强国的强烈政治意愿的国家。

而印度是从来没有把成为“体育大国”当回事。从尼赫鲁时期开始呢,印度只把科技和教育列为了发展的首要任务,体育在印度的规划中几乎是没有任何地位的。
所以相对于在军事上、科技领域的慷慨,印度政府对体育运动的投入则显得相当不足。

2004 年印度政府在预算中,体育仅为 49 亿卢比 ,相比教育经费的确2867 亿卢比,几乎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没有投入,又哪里会有产出呢?

印度没有专业人才。
奥运体育比赛并不是平时随便练练就可以的,还需要非常专业化、系统而全面的指导和训练,根据不同的项目、场地及时间进行不同的指导,即便印度13亿人里面会有些天赋异禀的人才,但是没有专业的体育教练指导那也是白搭,而恰恰印度就非常缺乏这种体育教练人才。
喜欢小编的可以转发,有什么想说的话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