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段时间,各地又出现了新的疫情病例,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教育部紧急下发通知,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也持续跟进,为了防止疫情扩大化,对
这段时间,各地又出现了新的疫情病例,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教育部紧急下发通知,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也持续跟进,为了防止疫情扩大化,对流动性比较大的学生群体做出了明确规定。

多所985大学发布通知:延迟开学
有时候,很害怕学校发布的紧急通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吓到,这一次,多所985大学发布通知,都是和疫情有关的,似乎疫情变得严重了。让我们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清华大学:明确了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时不用返校和报道,具体返校时间会另行通知。顶尖学府如此,其他学校也不掉队。
复旦大学: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或教职工暂缓返校。离开上海的教职工和学生要提前做好报备,开学前14天要提前做好健康管理,不是非必要不要出境,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中山大学:中高风险地区师生暂缓返回学校。其他内容和其他学校相差不多。广州也是刚经历了一场抗疫的战役,刚刚缓过神,对此更加谨慎。对整个广州前后做了三四次的筛查,心里有底,踏实了不少。
延迟开学、暂不返校,这是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大学生属于流动人口,对于疫情的防控更难掌握,所以,此次教育部的通知,针对大学生的内容比较多,而中小学生似乎并不受影响。

中小学生为何不受影响,正常上课
既然是疫情防护,本地早已经对中小学生做出了明确要求,只是和大学生比起来,中小学生似乎更安全一些。毕竟他们不需要跨省读书,也不会非假期时间离家太远。
我们以刚经历过疫情的广州为例,这一次中山大学虽然做出了延迟开学的通知,但是中小学依然在正常上课,虽然是暑假阶段,校外的补习班依然正常营业,餐厅、饭店并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大家对疫情有所敬畏,还是会自行进行防护。
和大学生比起来,中小学生不属于流动人口,他们每天就是从家里到学校,在学校里有安全防护,在家里也很安全,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他们不会延迟开学,更不会暂不返校。
中小学生虽然不属于流动人口,在高风险地区,依然最受父母的担心,毕竟他们是孩子,父母可能对自己不担心,毕竟是成年人,可以自我防护,而孩子们还小,对于感染、生死还很模糊。

疫情下的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
1、个人防护要做好,尽量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中高风险地区有限,大部分都是低风险地区,但是个人防护意识不能丢。比如给地区宣传打疫苗,大家就该积极响应,只有接种了,才会有抗体,自己不易被感染,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除此之外,正值暑假期间。很多人都会选择旅游。尽量选择低风险地区出行,毕竟景区人都很多,如果选择了高风险地区,会增加被感染的几率。全民抗疫,人人有责。

2、不造谣,不在网络发布不实信息
只要发生一些大事,在互联网上总有一些人发布不实信息,甚至造谣,传谣。属于违法行为。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人,在社会有困难的时候不出手帮忙可以理解,但是趁此机会传播谣言就很难让人接受。一旦被查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小结:
我们经历了难熬的2020年疫情,我们胜利了,虽然2021年又有个别地区出于高风险,我们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战胜困难,迎接解封的到来,只是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
有人说:你们中国人不怎么团结。
我想说的是,你看到的只是表象,我们属于传统文化国家,文化属性是圆通的,是太极文化,是外圆内方的。不管是说话、做事,我们都不会直截了当,所以你们不懂。
当我们遇到大事的时候,不管是疫情,还是过去的水灾、地震,我们都是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对抗,不管多大的灾难,我们都会顶住,迎接胜利的那一天。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