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与保安起冲突,母亲劝阻反被打,养儿防老可靠吗?

2021-08-05 13:09:45
来源:

  【摘要】 近日江苏盐城,某小区门口上演了大逆不道的一幕。一男子当着众人的面,愤怒挥拳殴打六旬母亲。被殴打的母亲带着悲伤的哭腔,一气之下扇了他

近日江苏盐城,某小区门口上演了大逆不道的一幕。一男子当着众人的面,愤怒挥拳殴打六旬母亲。被殴打的母亲带着悲伤的哭腔,一气之下扇了他两耳光,而男子更暴跳如雷,用手死死的掐住母亲的脖子,狠狠的又是几拳,并用脚将其踢倒,这般不知轻重的拳打脚踢令人愤怒!



原来男子骑着电动车未戴口罩要出入小区,被保安拦下要求戴口罩。他执意不戴,还和保安大吵,保安坚持原则不让步,两人就在小区门口推搡起来。

后来男子用车强行冲撞小区门禁,眼见要与保安起肢体冲突,随后赶到的母亲紧急上前劝解。男子觉着母亲向着外人,怒火中烧,对母亲挥拳相向。母亲气得快要晕过去,便现场教育儿子,扇了他两个耳光,这引来男子更恶劣的殴打。一旁的保安及居民看不下去,纷纷上前劝解。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1、男子拒绝戴口罩,无视防疫规定,我行我素,缺乏责任心。特殊情形下,遵守当地防疫相关规定,配合防疫人员工作,出门戴口罩,这是应尽的义务。男子不戴口罩,未做好自我防护,也不顾及他人,本就有错在先,不听劝还恶语相向,强行用车撞门禁,缺乏责任心。



2、男子殴打母亲,枉为人子,大逆不道,于情于理都不妥当。他与家里闹了矛盾,情绪低落,又与保安冲突,这些都不能成为殴打母亲的理由。怀胎十月,辛苦抚养他成人的母亲不是他的出气筒,殴打母亲是不孝。

从道德上讲,殴打母亲违反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伦理道德,尽管母亲生气扇了他两耳光,可能方式不对,但也是出于父母关爱的教育,不论如何都不能还手打母亲。



从法律上讲,他的行为也触犯了相关法律规定,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父母进行殴打的,触犯的法律包括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情节严重的还会触犯刑法,要追究刑事责任。



3、母亲担心儿子与人冲突,为了保护儿子当众教育,心是好的,但方式欠妥当。三十好几的儿子也是要面子的,虽然行为恶劣,但被当众扇耳光,颜面尽失,容易恼羞成怒。父母教育孩子,身教的影响很大,打骂孩子容易让其脾气暴躁,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然而,父母教育的方式虽不同,但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好,肯定不可能教育孩子殴打父母,所以男子殴打母亲的行为主要还是个人的问题。

都说养儿防老,发生了这一幕,六旬母亲肯定心灰意冷。养儿防老不可靠,如何规划养老还可以从如下几种方式看一看优劣势,择优组合:



1、靠社保养老:社保养老可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满足最低养老水平。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导致缴费时间延长,领取时间推后、社保基金养老余额不足等,单独靠它有风险,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养老规划补充,才能实现有“品质”的养老。



2、储蓄养老:提前储蓄一笔钱用于养老所需,这笔钱用起来比较灵活,流动性也相对较好,需要面对的风险是利率下行及通货膨胀,同时要确保专款专用,不挪做他用。



3、以房养老:能保证老有所居,如急用可抵押贷款或卖房变现,但房子流动性差,变现需要时间,光靠这一种养老方式可能无法解决燃眉之急。



4、购买商业保险做养老补充:商业保险可提前锁定收益,保证养老专款专用,是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配置一份商业养老保险,在退休后按月或者按年领取养老金,能够让老年生活的品质得到更好的保障。

好的养老规划,要具备专款专用的特点,社保和商业保险组合是较好的规划模式,能保证基础生活水平也能兼顾品质。其他养老方式如果不能锁定专用,挪作他用,则不可靠。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组合规划,让养老有所依,更从容地应对养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