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9.83秒封神后,秘密藏不住了……

2021-08-05 12:18:57
来源:

  【摘要】 图片来源:网络 1知乎有提问“100 米短跑提高 0 1 秒有多难?”5万高赞回答是苏炳添本人——“提高0 08秒,我用了3年”。2021年

图片来源:网络

1

知乎有提问“100 米短跑提高 0.1 秒有多难?”

5万高赞回答是苏炳添本人——“提高0.08秒,我用了3年”。

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 秒 83 闯入决赛创造历史,成为首个站在百米决赛的亚洲人。

从11.72秒,到9.83秒,他跑了17年。

此前,苏炳添备战奥运期间兼顾完成的论文在网络曝光,主题为《新时代中国男子100米短跑:回顾与展望》。

除却运动员,苏炳添还有多重身份——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难怪被粉丝称为“苏神”。

教练眼中“他的自律,成就了他的今天”;

表哥眼中“家庭聚会,众人吃喝玩乐,他饮食有节,滴酒不沾”;

队友眼中“天天只顾训练,思考训练”;

苏炳添的生活侧写无比规律:训练,休息,不逛街购物,不抽烟喝酒,不纹身美发,不应酬饭局。每晚十点关机睡觉,养足精力定时晨练,数年如一日…

听起来,似乎有点太‘苦行僧’?没有享受生活?

但是他心里早就装满小甜饼啦!

这位100米短跑的“亚洲飞人”,跑了一段长达16年的爱情马拉松。学生时代,和校花初恋字条传情,异地恋交换日记,微博上持续互动…

每一次荣耀时刻,每一次闪光场面,他都会,冲她笑。

采访中,苏炳添坦言:“我不知道我有多少钱,都是我老婆在管,对我来说,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2


“你哪里人?”
“古镇人”。
“哪个古镇?”
“古镇镇”。

这样的对话,或许在苏炳添生活中,出现无数次。

1989年8月末,广东省中山市一座叫做“古镇”的小镇上,一户普通农户家庭,迎来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娃。

不同于光鲜亮丽大都市,古镇镇古一村,一条公路通村而过,途经宽宽窄窄的街巷、高低错落的屋宅,苏炳添的家,就在一幢自建的“握手楼”中——

与邻近楼房,只相距几十厘米,咫尺可握手。

苏炳添的童年,不曾口衔金玉,反倒在泥地里乱跑,上树下田,自在野性。俗谚“穷人孩子早当家”,放学回屋后他抢着做家务,十分乖巧懂事。

洗菜切肉,淘米下锅,自小练就一手好厨艺,钻进厨房不一会工夫,一桌子荤素搭配的饭菜,就热腾腾端上来。父母眉开眼笑,逢人就夸儿子懂事。

再过些年,弟弟出生,父亲給工厂守夜,母亲帮邻居托管孩子,喝上一杯好茶,吃上一口热菜,一家皆是务农人,踏踏实实过日子。

生于长于小镇,苏炳添骨子里有一股质朴的韧劲。

那时他还年少,不知这份特质,会带给自己一生,怎样的明光。

2002年,苏炳添读初中,身高只有一米五,个头小小,成绩平平。

基因力量是神秘而强大的。苏家11个表兄弟,5人曾是田径运动员,苏妈妈当年也是短跑好手。

一次体育课短跑比赛,苏炳添健步如飞,竟把专业受训的田径队同学远远甩在身后,体育老师大为震惊,决定让他加入学校田径队。

谁能想到,一开始受训的初衷,只是为了“逃避烦人的留校补课”。

2004年,苏炳添第一次正式参赛,在中山市中学生田径赛上以11.72秒一举夺魁。

“他眼神坚定,跑出去的气势像脱缰野马,节奏好,步频快,很有杀气。”

有伯乐青眼相看,他被中山市体校招至麾下,开始接受系统专业训练。

2006年香港对抗赛,苏炳添斩获100米和200米短跑冠军,耗时10.59秒。

随后,苏炳添被招进广东省田径队,接受更高级别训练。

201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以10.16秒夺得男子100米冠军。

2013年,世界田径挑战赛,以10.06秒的成绩获得百米比赛铜牌。

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决赛,以9.99秒的成绩获得季军。

2018年,杜塞尔多夫室内60米比赛,以6秒43夺冠再破亚洲纪录。

2019年,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两度摘得男子60米决赛冠军。

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创造亚洲纪录9秒83。

每一毫秒的进步,他都在攻克自己。

3


苏炳添不忘本。

每次探亲回家,他都会陪父母到处走动,和乡亲们闲话家常,和发小们游戏说笑,不端任何架子。

碰到隔壁大叔大妈,主动上前问好;

碰到耳背的高龄婆婆,他耐心陪聊;

碰到邻居刚生的小婴孩,他会捏捏小手小脸……

乡邻都赞不绝口,“一个男孩子又勤快又心好,真是太难得了,以后哪个女孩嫁给他,肯定会幸福”。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他就不好意思地偷笑。

执子之手的人,早已藏好,只待来日,公之于众——

他们是初中同学。

苏炳添是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林艳芳是文静好看的小姑娘。

不知哪一节课上,她盈盈望他,一眼入心间。

一见钟情,不知所措,他就以幼稚举止,博取她的注意力——在她面前蹦跶,为她说学逗唱,博她一笑。

“别人都是坐椅子,他是准确地跳进椅子”。

中学毕业,他们秘而不宣地相恋了。

2005年,苏炳添进入市体校,漫长异地恋拉开序幕。电子产品尚未普及,支付不起昂贵话费,也无网络视讯,二人便用书信传情。纸短情长,尽是思念。

每个周末,二人都定点见面,交换每周轮流记录的“日记本”,彼此分享一周生活。

苏炳添粗中有细,恋爱亦足够甜蜜。训练闲暇时,他用一毛钱纸币叠成爱心,集成满满一罐。这是林艳芳记忆中“最难忘的礼物”。

后来,苏炳添进入省体校、国家队,时空距离越来越远,两颗心却从未丝毫嫌隙。他们彼此信任,她会偷偷看他比赛,给他惊喜;无论何事何地,他都会给她报备行踪。

高考结束,两个人第一次坚定牵手。

2010年,受伤病困扰,苏炳添半年未参赛,心中不免焦虑。林艳芳陪伴左右,为他打气。

年底第16届广州亚运会,苏炳添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8夺得冠军。

他在场上挥汗如雨,她在场下满目星河。

和许多名人隐婚不同,苏炳添官宣无忌。

某个傍晚,朋友们驾车至海滨,日落温暖美好,苏炳添手捧玫瑰单膝跪下,向林艳芳求婚。策划良久的仪式,他却磕磕巴巴忘词,只记得问“可不可以嫁给我?”

她一笑,感动得红了眼眶。

2016年10月10日,苏炳添微博公布婚讯,晒出一组领证照。

“既然结婚了,我觉得公开也是应该的,毕竟谁都希望得到更多的祝福。”

恋情曝光后,不少女粉丝芳心尽碎,更多则是报以祝愿。毕竟,这个速食主义的时代,初恋爱侣能修成正果,本就艰难。

2017年,他们回到广东中山古镇镇,举办温馨简单的婚礼。

婚礼上,苏炳添默背长长一段誓词,最铿锵有力的一句是“希望一生一世在一起”。

2018年,儿子“小天天”出生。

纵览苏炳添的微博,无论比赛、做饭、出行,第一个圈的人,总是妻子。无需多余释义,娇妻爱子,排名在此。

网友神评“他用最快的速度奔跑,却用最慢的速度陪跑。”

爱情不分快慢,只论心迹如一。

4


短跑运动员阵容青春化,32岁的苏炳添可谓老将,同台竞技者大多00后,再不济也是95后,能杀出一条血路,殊为不易。

有人说,越来越娴熟,姜是老的辣。

有人说,因为心态稳了,诸事才顺。

苏炳添一直很清醒,作为职业运动员,竞技生涯可能不会太长。最鼎盛不过两三载光阴,需要充分把握时机,之后退役。

因此他一面认真苦练,一面积极求学,暨南大学毕业后,被聘为体育学院副教授…

终有一日,体坛明星会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那是我最向往的”。

林艳芳微博签名写道:平凡的一家三口,只愿幸福快乐足矣。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双向努力,自成良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