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报案、控告、造谣、诬告陷害、诽谤明星 该承担什么责任?

2021-08-05 12:15:56
来源:

  【摘要】 何炅工作室报警 8月4日晚,何炅工作室晒出接报案回执单,就何炅被诽谤一事报警。何炅工作室还写道:" 刚刚结束。民警同志辛苦,给你们添

#何炅工作室报警#8月4日晚,何炅工作室晒出接报案回执单,就何炅被诽谤一事报警。何炅工作室还写道:" 刚刚结束。民警同志辛苦,给你们添麻烦了。接下来一切就交给最信任的人吧。"#井柏然方报警#井柏然工作室发布声明,称有部分网友大量传播一份关于井柏然的恶性造谣的聊天记录,目前已经报案。#包贝尔方报警#包贝尔工作室经过和律师的商讨,决定今天做报警处理。并希望网友们谨言慎行,不信谣不传谣#肖战工作室报警#网传2名男子在肖战工作室办公所在地使用LED电子屏宣传车,以高音广播喇叭播报的形式示威。肖战工作室回应称已联系物业部门并报警,涉事者已被警方带走。一、什么是举报、报案、控告、造谣、诬告陷害、侮辱诽谤1.举报、报案、控告是公共利益、他人利益或者自己利益被侵害的情况下,要求司法机关保护自己,追究违法犯罪的责任的行为。(1)举报:指检举,报告他人违法犯罪、违反党纪政纪行为。公民发现他人有违法犯罪、违反党纪政纪行为,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举报,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者给予治安处罚;任何人发现有国家工作人员、共产党员有违反党纪政纪行为,都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检举报告。(2)报案:向司法机关报告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主要指受害人自己报案或者控告。报案(offense report/registration of damage)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包括被害人)将发现的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都应该接受。《刑事诉讼法》还规定报案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出。(3)控告:主要是指被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举报报案控告,是正当的行为,检举违法犯罪,更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应该受到表彰和鼓励。比如朝阳大妈检举明星吸毒,比如都美竹举报吴亦凡强奸,都是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的行为。2.造谣:制造谣言,虚构事实,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虚构信息散布。有的是侵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有的纯侵犯公共利益,比如林生斌案件中,制造了林生斌伙同保姆杀害妻子儿女,就是造谣,比如虚构某事故死亡人数,这些都是造谣。3.诬告陷害:捏造事实,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收到党纪政纪、治安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4.诽谤:无中生有,毁人名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罪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造谣、诬告陷害、侮辱诽谤的处罚1.造谣传谣:(1)治安拘留罚款:《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2)判刑: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或者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都要被判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之一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党政纪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二条制造、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2.诬告陷害(1)判刑:《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党政纪责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采取捏造事实、伪造材料等方式反映问题,意图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响、名誉损失或者责任追究的,属于诬告陷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第八条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一)警告; (二)严重警告; (三)撤销党内职务; (四)留党察看; (五)开除党籍。《监察法》第六十四条 监察对象对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或者监察人员进行报复陷害的;控告人、检举人、证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监察对象的,依法给予处理。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3.谢明皓实名举报林俊杰、潘玮柏与吴亦凡一起吸毒、强奸幼女,是举报还是诬告陷害,还是诽谤?1.如果谢明皓有初步证据证明林俊杰、潘玮柏吸毒、强奸幼女,那么,就是举报,是应该受到鼓励的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行为。2.如果谢明皓没有证据,通过互联网散发林俊杰、潘玮柏吸毒、强奸幼女行为,属于诽谤他人或者侮辱他人,或者属于扰乱网络秩序行为。3.如果谢明皓没有证据,而捏造事实,向司法机关告发,意图使潘玮柏林俊杰受到刑罚处罚,属于诬告陷害,要承担刑事责任。四、明星被侮辱诽谤怎么办?明星被侮辱、被诽谤的案件很多,当然了明星吸毒贩毒、酒驾醉驾、婚内出轨的事也不少。那么,明星被侮辱诽谤该怎么办?1.到法院起诉,要求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还有精神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2.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拘留罚款。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3.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判刑。根据《刑法》的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4.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按照公诉案件立案,公安机关发现诽谤明星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也可以按照公安案件立案侦查。诽谤明星,表面上看,是侵犯明星个人的权利,实质上,也侵害了社会秩序。明星不仅代表个人,还代表团队,代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粉丝,因此,对明星的侮辱诽谤,极容易引发粉丝不满,甚至粉丝之间冲突,破坏网络秩序,引发社会矛盾。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侮辱罪、诽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明星,可以认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可以按照诽谤罪处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第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之前,检察机关指导公安机关对诽谤某女士出轨快递小哥的案件,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第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第四条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第五条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第六条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第八条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第九条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十条 本解释所称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