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北大教授:能解决内卷,民众:未必

2021-08-05 11:46:27
来源:

  【摘要】 如果只看结论,推迟孩子步入社会的时间,解决父母担心的“一旦进入职高容易学坏”给家庭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是可行的。十年制义务教育,全

如果只看结论,推迟孩子步入社会的时间,解决父母担心的“一旦进入职高容易学坏”给家庭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是可行的。

十年制义务教育,全员高考压力,让孩子17岁之前不再放羊。

高中文化,即便是考不上大学,再去职业培训学校或是直接步入社会应该都会比初中生强。

但这只是相当粗略地看这个问题,是我们希望的理想状态。实际上,北大姚洋教授的十年制义务教育是这样设计的:

五年制小学、五年制中学在历史上是使用过的,这方面可以参考我国一些大型厂矿等国企建设过的、从幼儿园一路上到高中的子弟学校的经验。

所以光从实施的可能性上来讲,并不是遥不可及。

“上初中随机分配学校…..杜绝择校……学生分布均匀……好学生带动后进生”。这段话看起来很美好,实则实行难度很大。

我国现在的公立初中都施行的是“在划分的区域内实施微机派位”,为什么是在“划分的区域”?因为接送方便——不可能家住东门的孩子摇号到西门去。来回40公里,这不是增加交通成本了么?如果不想跑,那就只有去租房子,这又变成了增加居住成本,民众能满意么?所以,教育局不会做这种傻事,家长也不会同意。而这一点在交通不便或人口萎缩地区可能更难操作。所以,还能怎么“随机”?说是“从根本上杜绝择校”,实际上仍然不会消除“学籍移民”之类的问题。

同时,指望这能“先进带动后进”也不靠谱——你真能阻止学校不均匀分班、班级内不均匀设置座位么。况且若真是完全不分,大抵“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问题就会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和学校能容许这种情况出现么?

把只能上职高的孩子送进普高,实际上只是解决了家长的焦虑,并不能对孩子起到帮助甚至让这部分孩子丧失了最后学习一项技能的可能性。

“淘汰”是对这批只能上职高的孩子最血淋淋的描述。

以目前情况来看,初中毕业分流到职高的孩子,至少还能因为年龄小,在学校和老师的“压力”下主动或被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但若是高中毕业17岁才上职高的孩子们呢?最坏的可能就是这批孩子在高中就已经不学无术了,面对管理更无能为力的职业学校,大概率会因为翅膀长硬了而叛逆得更多吧?导致的结局可能比那些初中毕业的孩子在职高吸纳的知识更少。即便是毕业后,职业技能对他们来说也犹如鸡肋,只能混社会或是干一些不需要职业技能的工作。

推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只是把教育内卷的时间延后,但并不能阻止。高中毕业才开始分流,这就把升学压力全部堆积到了高考,加大毕业生的升学压力。我们都知道教育资源有限,大学学位也有限,届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会更加惨烈,“一本率”、“本科率”等相关数据也更难看,更会加剧社会的焦虑。

大家觉得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