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嘿嘿,我又来了!举重比赛都看了吗家人们???有没有被李雯雯的软萌软萌的比心可爱到!!!“我爱你一万年!”8月2日,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
嘿嘿,我又来了!
举重比赛都看了吗家人们???
有没有被李雯雯的软萌软萌的比心可爱到!!!

“我爱你一万年!”
8月2日,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87公斤以上级A组比赛中,李雯雯以领先第二名37公斤的绝对优势夺冠。
她同时创造了抓举奥运纪录、挺举奥运纪录以及总成绩奥运纪录,总之就是,几乎以“神”一样的姿态毫无悬念拿下第一,也成为了中国举重队最年轻的奥运会冠军。
真的太强了!!谁不夸一声中国姑娘好样的!!
而且她真的太可爱了吧!想抱!

图片来源:AFP
其实在这场比赛在赛前就已经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除了因为有中国选手参赛之外,更因为这场比赛中有一位比较特殊的运动员参赛。
她就是首位亮相奥运会的、来自新西兰的跨性别举重选手——哈伯德(Laurel Hubbard)。
当时,网友们都非常担心,这位跨性别选手会成为我们中国姑娘的巨大威胁,毕竟这位选手在变性之前参加过男子举重,并且还是在自己国内破了记录的。
而变性之后的她,也曾多次在世界级大赛中夺得冠军,实力不容小觑。

劳瑞尔·哈伯德出生于1978年2月9日,出生时为男性,他的父亲是奥克兰前市长。
少年时期的哈伯德就读于当时还是男校的圣肯蒂格恩男子学院(Saint Kentigern),并且开始训练和参加男子举重比赛。
1994年,他当上了学校的举重队队长,并在16岁以上青少年全国锦标赛中获得99公斤级冠军。
根据同学的描述,那时的他沉默寡言,也没什么朋友,经常是一个人默默地在健身房里训练。
在变性之前,哈伯德曾于1998年参加过男子105公斤以上级青少年组别比赛,以抓举135公斤,挺举170公斤,共计300公斤的成绩打破了新西兰纪录。

哈伯德是一个天才学生,尤其是在数学方面,他甚至还跳了一年级。
“他从来没有真正和我们说过话,我们也从未和他说过话,”一位圣肯蒂格恩校友说。
哈伯德在他和班上的男孩相处时“似乎从来都不自在”,努力通过典型的“男孩谈话”来建立联系,并且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在学校露营旅行中与哈伯德共用一个帐篷的同学回忆说,他对他们“几乎不说一句话”,即使其他男孩熬夜聊天和互相恶作剧。
校友们说,现在很明显能看出来,他在与其他男孩如此接近的地方度过如此多的时间感到不舒服。
“他一定很讨厌这一点,”一位以前的同学说。
2001年,因个人问题,哈伯德停下了举重。

2012年,35岁的哈伯德决定转变为女性,开始激素治疗,并改了现在的这个名字,上图是他变性之前和父母的合照。
2017年,她首次以变性人身份参加国际举重比赛。
在2017年墨尔本国际公开赛上,体重131.83公斤的哈伯德参加女子90公斤以上组别,以抓举123公斤,挺举145公斤,共计268公斤的成绩夺得金牌。
虽然经过激素测试,哈伯德符合参赛资格要求,但她的这一胜利还是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很多参赛者称比赛不公平。
但无论如何,她成为了第一位为新西兰赢得国际举重比赛冠军的跨性别女性。

变性之后的哈伯德多次参加国际级大赛,并屡获奖牌,震惊了体育界。
毫无疑问的是,批评声也随之越来越多,甚至有超过20000人签名请愿要求她退出女子比赛。
澳大利亚《每日邮报》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6%的参与者(2,418名读者)认为哈伯德在比赛中取代了另一位女运动员的位置是不公平的。
只有 88 票支持她的行为。
面对质疑,哈伯德几乎不做回应,她一直坚持她想要隐私,也很少再公开露面接受采访。
她只是说,她第一次参加“典型的男性”举重运动是为了在与自己的身份斗争时感觉更有男子气概,但“事实并非如此”。

本次哈伯德被选中参加东京奥运会也是引起了公众的言论分歧,许多人认为,鉴于她作为男性经历了青春期,这是不公平的。
2015年,国际奥委会制定了新的指导方针,规定了那些从男性过渡到女性的运动员,可以在不接受完全变性手术的情况下参加女性类别的比赛,哈伯德这才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委员会还宣布,任何跨性别运动员都可以作为女性参加比赛,前提是他们接受激素治疗,并且在第一次参赛前的至少12个月内,将睾酮水平控制在10纳摩尔/升以下(男性成人的睾丸激素水平一般为10.5~35纳摩尔/升)。
而哈伯德完全符合这些标准。

然而,举重界的一些人认为该政策并不能保证公平竞争。
例如,标准中规定的10纳摩尔/升的睾丸激素水平至少是正常女性的五倍,可能会在比赛中产生压倒性的优势。
一些科学家还表示,该政策对减轻作为男性经历青春期的人的生物学优势(包括骨骼和肌肉密度)几乎没有作用。
新西兰奥委会首席执行官Kereyn Smith表示,虽然哈伯德确实符合资格标准,但在公平和包容之间存在争论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承认,体育运动中的性别认同是一个高度敏感和复杂的问题,需要在比赛领域的人权和公平之间取得平衡,”她说。

有很多人认为,奥运会女子项目应该只允许生物学上是女性的选手参加——即出生即为女性的选手。
哈伯德在2017年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说:
“当人们看到一些可能与他们所知不同的新事物时,他们会本能地进行防御。
“改变他们的想法、感受和信念并不是我真正的工作。我只是希望他们能看到更大的图景,而不是仅仅相信他们的直觉告诉他们的任何事情。
“我就是我。”

8月2日,哈伯德首次亮相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87公斤以上级比赛,从而成为奥运史上首位跨性别运动员。
遗憾的是,她三次试举(100公斤、125公斤、125公斤)全部失败,未能取得成绩而提前出局了,她也是13位决赛选手中唯一一位未完成至少一次举重的选手。
不过,哈伯德在退出比赛后表示:
“我要特别感谢国际奥委会。我认为他们重申了奥运会的原则,即体育是全世界所有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它具有包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