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雷声隆隆,大雨将至?

2021-08-04 19:47:06
来源:

  【摘要】 文 | 宇航员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致力于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

文 | 宇航员

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致力于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时间回溯到2019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领导的一项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上,研究显示,81%的青少年没有达到WHO建议的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标准。

除儿童以外,成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由于饮食规律不健康、缺乏锻炼、作息不规律、化境污染等一系列因素,国人健康水平令人堪忧。其中,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健康威胁。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3亿人,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成为国民健康的首要杀手。

疾病以外,亚健康状况更加普遍,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国人的困扰。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2%,较前几年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政策。尤其是全球性的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最终引发爆炸性危机的,不是地缘政治,不是金融危机,而是小小的病毒。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这次的《全民健身政策》的出台可谓是及时之雨。

与全民健身热潮相对应的,是我国体育设施普及率的低下。根据英派斯招股说明书,我国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中仅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不足5%,远低于欧美国家28%的健身器材普及率。

我国现今的健身人口渗透率也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三体云运动数据显示,2018-2020年,我国健身人口渗透率分别达到3.1%、4.9%和5.02%。而同期美国健身人口渗透率则分别达到了20.3%、20.3%和15.2%。

《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到2025年,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宏观调控下健身需求的爆发,叠加相关基础设施的缺位,体育产业还有很广阔的市场可以挖掘。

健身,首先要有装备、有场地、有设备。全民运动热情的激发,对体育服饰、体育器材、体育场地及相关产业链形成中长期利好。且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国产替代趋势明显,一些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与此同时,健身需要补充高蛋白、均衡饮食,过程中也存在受伤的风险。与体育活动相关的一些服务业、医疗业、畜牧业企业也有望从中分一杯羹。

作为万亿级别的商业蓝海,《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台让体育产业的投资具备了长期性与确定性,为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提供了保障。

但值得警惕的是,这片商业蓝海波涛汹涌,绝不能抱着一帆风顺的幻想。

现实是骨感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显示:最近一年里,中国人每天的平均休闲时间是2.42小时,较2018年少了25分钟。调查指出,国人的休闲不足,主要表现为休闲时间的不均匀、不充分、不自由。未来,忙碌将愈来愈成为生活的常态。

完成一项体育运动的时间需要多少呢?单次健身的最佳时长为40-60分钟,而现实中能拥有大段时间健身的人群并不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到了110分钟。之于145分钟的国民平均休闲时间,刷短视频几乎完全占据了国民的休闲活动。这个结果令人咋舌。

要让全民健身的口号真正落到实处,要让体育产业真正体育事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恐怕还需要更加全面的战略布局。

路漫漫其修远兮,再远的路也终有尽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