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病例感染毒株为德尔塔毒株,全国各地防控升级

2021-08-04 19:38:18
来源:

  【摘要】 文 | 一 一今天下午2点30分,第101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上海疫情最新情况。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

文 | 一 一

今天下午2点30分,第101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上海疫情最新情况。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上海市8月2日新增的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普通型,目前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病情平稳。

截至8月4日14时,已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67人,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377人,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已排查到在沪68517名筛查对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排查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585件,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介绍,上海市疾控中心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在发病前14天没有接触过外省市相关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发病前14天内没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也没有进口冷链物流接触史。

同时现场调查还发现,病例在7月22-23日中曾有在污染环境中解开防护服等高风险行为。病例发病时间符合新冠肺炎发病的潜伏期特征。

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病例感染的新冠病毒属于德尔塔变异株。经比对,与近期国内多地本土病例基因组无关联,但与境外德尔塔变异株同源性较高。经专家组综合研判分析,认为该确诊病例的感染来源可以聚焦在因暴露于由境外输入病毒污染的环境引发的感染。

在上海之外,全国多地疫情仍在发展,各地防控升级。

各地防控措施升级

今天下午3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截至8月4日9时,全国17个省份报告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全国现有中高风险地区144个,为常态化防控以来最多。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全国疫情呈现多点发生、局部暴发的态势。

未来波及范围会不会进一步扩大尚不得而知。全国疫情形势又迅速紧张起来。各地纷纷紧急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对出省、去过风险地区的人员加强核酸检测,同时取消一些聚集性活动。

另据湖南省张家界市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清廉张家界”8月4日凌晨发布的通报,该市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公职人员追责问责,永定区、市人民医院、武陵源区共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受到处理。

随着国内多地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严峻,上海从上周起就要求各养老机构加强出入管理,对家属探视采取预约方式,并要求机构方做好探视人员信息登记、健康码查验、体温监测、消毒等工作。除特殊情形外,探视人员不得进入老人生活区,途经高、中风险地区人员不能进入养老机构。

8月2日上海市民政部门迅速向各养老机构下发了升级版通知要求,全市养老机构暂停探视,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和不必要人员进入。特殊原因需进入养老机构的人员,应提供2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规定区域内按规定路线活动,遵守相关防控要求。

上海市药监局昨天发布药店疫情防控提示,要求零售药店进一步落实《药店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对入店购药者逐一测温查码,询问是否购买“退烧止咳药”,将相关人员引导到专区(专柜)购买;购药者凡需购买“退烧止咳药”,应进行症状和旅居史等关键信息询问,引导消费者登录“随申办”小程序关联电子身份证信息,通过系统进行人脸识别实名登记并填报个人相关信息,发现高度疑似情况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

药监部门同时提醒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切勿擅自用药,应佩戴医用口罩,及时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就诊。

民航局8月2日发出通知明确退票措施:旅客在2021年8月4日0时前,已购买乘机日期在8月4日至8月31日的国内机票,自8月4日0时起至航班起飞前提出退票申请的,航空公司及其航空销售代理人不得收取费用。8月4日0时前已申请退票的旅客,不适用本通知。航空公司可根据通知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中国没有大规模暴发疫情的现实环境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几天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最新研判。

根据世卫组织研究,德尔塔毒株和老毒株相比,传播率增加了一倍,其病毒载量据说为去年流行病毒的1260倍。之前的广州疫情表明,它甚至不需要直接接触,彼此近距离14秒即可感染。

而且,德尔塔毒株潜伏期和传代间隔均有所缩短,由过去5至6天的潜伏期缩短为4天多。同时,它的传代间隔缩短到3天左右。不过德尔塔毒株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污染物、空气三种方式传播。

此轮本土疫情令不少民众困惑——为什么打完疫苗还会感染?

“打疫苗以后被感染,我们叫‘突破病例’,它是常态,并不是例外。出现的突破病例,仍然是全球打了30多亿剂次疫苗人中的少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说,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预防感染,但是总的判断,各种变异株仍然在现在疫苗可控范围之内。

“我国去年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由于现有的防控措施能够落实到位,疫苗接种也是在全球领先的,没有大规模暴发的现实环境。”邵一鸣说,基于在海外大规模疫情国家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中国科兴公司的疫苗总体保护率对所有症状、轻症的保护在65%以上,对预防重症、进ICU监护病房和死亡病例的保护分别为87.5%、90.3%和86.3%。

“这充分说明,中国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率。”邵一鸣说,现有研究也显示,全球各条技术路线的疫苗,对新冠病毒变异株保护力确实呈现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在现有疫苗保护范围内,特别是疫苗的中和抗体和保护率都一定程度存在。

邵一鸣介绍,已有的数据显示,与常规疫苗一样,新冠疫苗接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接种者体内的抗体水平都会在下降。但是抗体水平下降并不表示疫苗的保护力不存在,它降到什么样的水平保护力就会消失,目前还在收集数据进行研究。

暑期旅游加快传染速度

我们稍微复盘一下本次南京疫情,就会发现,首先是因为南京禄口机场管理不善,防疫措施形同虚设,导致了保洁人员感染。这些人员正常上下班,正常与别人接触,从而导致病毒向外扩散。

7月20日禄口机场发生疫情后, 7月28日仍然开放室外景区,这时才停飞国际航班。而此前的广州疫情,是在社区暴发,广州反应迅速,通过封闭局部风险点,周边全员检测,将疫情暴发扼杀在早期阶段。

在经历了去年的疫情之后,今年暑期国内迎来旅游高峰,在南京禄口机场被感染的3人去张家界旅游后,引发了连锁反应,使得湖南张家界成为全国第二个病毒传播焦点。

而南京的毛老太居然借了绿码从南京冲到扬州打一个星期的麻将,导致扬州仅仅8月2日一天就确诊了40例,不得不对主城区所有小区实施封闭管理。

刚刚看起来要恢复正常的生活,再次被疫情打乱。受到波及的一些武汉市民甚至开始囤米囤肉囤蔬菜,原本繁华的商业区,瞬间变得空荡荡。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分析,此次南京疫情与以往疫情不同,有3个特征一是疫情由德尔塔变异株输入引发,病毒载量高、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而且转阴时间长;二是时间比较特殊,正值盛夏暑假期间,旅游度假景区人员聚集;三是发生的地方是人口密集而且流通量相对很大的国际机场。

“目前我们的防控措施仍然有效。”贺青华说,第一,科学界对这个病毒的认识,仍然是冠状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已经基本清楚;第二,现行防控措施处置了广东疫情、辽宁疫情、云南疫情等,效果显著。

所以,目前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尽可能地接种疫苗,做好日常防护,把隐患消灭在摇篮里。

钟南山院士说,我们要达到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这意味着,除了老人、小孩和身体不适人群,其余所有人都去接种,才能建成一道防护墙。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环球网、央视网、海外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