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20亿!被爆卫生乱象的奈雪的茶,年轻人会选择原谅吗?

2021-08-04 19:08:26
来源:

  【摘要】 奈雪的茶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刚刚上市一个月,就被媒体爆出存在卫生乱象。报道称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出现“地面有蟑

奈雪的茶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刚刚上市一个月,就被媒体爆出存在卫生乱象。

报道称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出现“地面有蟑螂”、“用发黑芒果”、“生产标签标识错误”等问题,这给它本就“跌跌不休”的股价又来了一次“腰斩”,仅一天市值就蒸发了20亿港元。

8月3日,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管局称,行业主管部门已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检查,责令企业停业整改,并立案调查,严肃查处。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部署开展对奈雪的茶及相关茶饮行业门店的突击检查,并将对位于深圳的奈雪的茶总部展开约谈。

当日,奈雪的茶声明称,每个月都会对门店进行2-4次消杀,也坚决不会使用不新鲜的原料,而生产时间标签打印错误可能只是门店员工的“手误”。

(8月3日股价大跌,8月4日股价有所回升)

实际上,这并不是奈雪的茶第一次处于舆论中心。

2019年6月12日,奈雪的茶卓悦汇店就曾被爆出“店员徒手操作,未佩戴口罩”。因此奈雪的茶发布致歉声明,称将虚心接受监管部门和媒体的意见。

2020年5月9日,顾客反映在南昌百盛优客店购买的“草莓魔法棒”有草莓变质的问题,奈雪的茶再次向消费者道歉。

这段时间,茶饮、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华莱士、杨国福麻辣烫的风波才刚刚过去不久,奈雪的茶又带来了一次重大打击。

消费者们愤怒之余,又不禁想问:保证茶饮和食品的卫生,真的有这么难吗?

餐饮行业卫生问题,为何难解?

最近被爆出来的华莱士、杨国福和奈雪的茶,都是在全国各地到处开设门店的品牌。

价格低廉的华莱士单是开通外卖的门店就高达1.7万家;

杨国福麻辣烫旗下加盟门店数量已超6000家;

奈雪的茶的直营门店总数也已经超过500家。

庞大的门店总数、分散的区位分布、加盟机制、外卖服务缺少消费者监督……这些都是品牌卫生“爆雷”的原因。

但这也使得一些茶饮品牌能够主动“珍惜羽毛”。

比如某网红茶饮品牌就拒绝加盟机制,集中性地在长沙开设直营门店,每个月都公开各门店的食品安全情况等等。

(@各茶饮品牌:快来抄作业)

多花点钱,就可以做好品质吗?

在此次事件中,还有很多人好奇,奈雪的茶卖得这么贵,怎么连卫生和原材料都做不好?

别急,让我们来看看消费者的钱究竟花在了哪里。

奈雪的茶招股书显示,其消费者人均客单价高达43元,外包装成本占总营收比从2018年的6.1%提升到2020年的9.2%,原材料成本占总营收比从2018年的29.2%下降到2020年的28.7%。

也就是说,奈雪的茶的总成本虽然上升了,但是消费者主要是为包装材料买单,而不是为真正吃进嘴里、喝进胃里的原材料买单!

其中的包装成本似乎也不简单。

据悉,东莞市遵道环保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成为奈雪的茶最大的包装供应商,而就在2018年年底,该公司发生重大股权变更,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赵林间接性地持有其50%的股权。

所以兜兜转转,消费者多花的钱,或许大部分还是被奈雪给赚了。

线下经营管理将受到更全面的监管

从2015年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奈雪的茶以20-35岁的女性为目标群体,开创了“一口好茶,一口软欧包”的销售形式。

奈雪的茶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亏损了5660万元和1170万元,2020年虽然盈利1660万元,但是经营利润率却在逐年走低。

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在港交所上市,共计发行约2.57亿股股份,发行价格为19.8港元/股,IPO共募集资金净额48.424亿港元。

但是没想到,在招股期间认购火爆的奈雪的茶,上市当日开盘即跌破发行价。截至6月30日收盘,奈雪的茶股价为每股17.12港元,总市值达293.6亿港元。

8月3日收盘时,奈雪的茶的股价已经跌至9.72港元/股,总市值166.7亿港元。

因为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缺少明确的对标品牌,未来,奈雪的茶很可能会面对港交所和证监会更为严格的审查。

如此一来,作为行业的头部品牌,奈雪的茶这次受到特别关注也就并不意外了。

(四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