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才教育|苏炳添“田径赛场之神”,给我们职场人这10点启示

2021-08-04 17:34:40
来源:

  【摘要】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本届奥运百米赛赛场上,创造历史记录的苏炳添,不仅是唯一一个黄皮肤,也是唯一一名80后。2015年,有记者采访苏炳添:你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本届奥运百米赛赛场上,创造历史记录的苏炳添,不仅是唯一一个黄皮肤,也是唯一一名80后。

2015年,有记者采访苏炳添:你认为自己的弱点是什么?

他答到:年龄。那时的他26岁。

6年前,视年龄为弱点;6年后,刷新亚洲纪录,创造中国人挺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历史记录。

他不是天才,只是用专注与坚持冲破了一路来的阻碍。

冲破身高阻碍。

在田径圈,黄金身高为1.85米左右,名将加特林、鲍威尔都在这黄金身高区间,而苏炳添仅1.72米。

在中学时,老师带他去参加市体校的选拔,几次都没有被教练看中。理由都是太矮,不合适,将来没有发展空间。

但苏炳添并没有用专业人士的评价否定自己,而是用日复一日的专注训练,踏进了田径赛场,并一步步站在了更高的领奖台。

冲破年龄限制。

近32岁的苏炳添可谓是高龄选手。身体技能各方面相较20多岁的黄金年龄段选手来说,毫无优势。年龄无法改变,他用科学针对性的训练,生活中严苛的自律,一次次提升自己的成绩。

竞技体育的严苛,在于成绩提升一点点,都必须全力突破,哪怕是0.01秒的提升。背后都是几年如一日,高强度的训练和精雕细琢的针对性改变。

2014年,25岁的他以刘翔为参考,改造了起跑脚。

2018年,29岁的他,改变摆臂动作,采用脚掌落地后的发力。

2021年,快32岁的他创造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

他身上的这十点值得我们职场人学习:

1.埋头闭门苦干,会让自己陷入思维陷阱而不自知。要善于走出去,学习他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城墙

2.学习他人长处不是照搬,而是结合自己的职能需要,适当改良,并且要保持适时更新的心态和状态。

3. 无论是提升工作能力、还是提升身体素质,要会用脑。无脑的行为只会导致两种结果:伤身、累心。

4. 保持数据更新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好习惯,不论是工作或是体育锻炼,通过数据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从而对症改良。

5.任何总结都是给自己看的,不止是领导或BOSS交代的任务。通过总结你才能了解自己过去的得失,未来规划也有依据。

6.在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产生“丧”感,这种情绪除了消耗个人能量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不要任由这种负面的情绪蔓延下去

7.面临巨大的危机时,要敢于跃出舒适区,即便只有1%的成功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有时置于死地而后生,结果会给你巨大的惊喜。

8.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这个世界上真正希望你过得好,出色的人,没有几个。因此,无论身处何境,记得自己心中的目标

9.不要将精力浪费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上,专注于目标,才会与你最想要的结果相近

10.年龄虽是问题,但对目标的专注、正确的方法加上一颗上进心会改变你99%的劣势,让你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学历不足,提升学历,能力不足,拓展能力,当你35岁时,依然可以傲笑职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