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北大教授建议十年义务教育,避免教育内卷,有利人口生育

2021-08-04 17:17:09
来源:

  【摘要】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教授接受采访,提出了一个建议:国家要避免教育的内卷,也就是中小学生无谓的学习过多,应该在教育制度上进行改革,推行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教授接受采访,提出了一个建议:国家要避免教育的内卷,也就是中小学生无谓的学习过多,应该在教育制度上进行改革,推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初高中合并为一贯制中学,严格规定不能择校,不能有超级中学。

我对这个建议,举双手双脚赞成。

姚洋本来是提议普及高中义务教育,但又觉得国家财力上做不到12年,可以缩短到10年。

我认为10年的提议更好。原因有两个。

第一,如果不看题目,我们只看中小学的课本,会发现内容很少。为什么学生学这么累?是考试题目很难,这些难题没有太多用,跟孔乙己的四个回字差不多的意思。尤其是为了中考和高考,初三和高三两年时间基本都用于复习、刷题,非常浪费时间。刷题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对大脑有损伤,损伤大脑的创造性。

因此,如果大家不择校,在高考之前没有选拔性考试,完全可以把时间省出来。5年小学,2年初中,3年高中,或者是5年小学,3年初中,2年高中。

第二,现在社会对文凭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不太好找工作,很多人都考硕士和博士。(也有人说社会不应该对文凭要求越来越高,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等大家读完博士,都已经26~28岁了,晚婚年龄都过了。

就是说,研究生一毕业就遇到结婚、生孩子的事情,时间上没有缓冲。首先是刚工作,没有钱买房结婚,指望父母出钱也不现实。其次,对于女孩来说,工作还没有熟悉就生小孩,这个风险太大。结果是现在的人越来越晚结婚,晚生孩子,当然不生孩子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因此,12年改成10年,相当于年轻人就多了两年时间来工作,也有时间来准备结婚成家。我觉得这是好事。

姚洋教授里面提到了严格择校,不能有超级中学。这个建议也是非常好。

目前的政策是全力打压校外培训机构,确实校外培训机构扰乱了教学秩序,但只是它一家的责任吗?

恐怕不是,重点中学,尤其是超级中学起了一个很坏的作用。虽然超级中学数量不多,但由于影响力巨大,那真是所到之处,家长、学生没有一个不被它牵着鼻子走。比如,北京一所中学的早培班,招100多人,报名人数有上万名。小升初的择校,也没有太多名额,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被卷进去了,北京几乎没有小学生没上过奥数。

当年设立重点中学,主要是条件比较差,老师水平不行,学校的办学条件差,所以集中资源办事。但现在过去了几十年,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城市里,现在随便挑出一所普通学校来,学校的硬件,老师的学历水平都远远超出了当年重点中学的水平。因此,教育均衡完全有条件来做。

这点,我们的邻国,日本就做得非常好。日本一直实行教育均衡政策,我想,现在中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应该比当年的日本强,日本能搞教育均衡,我们也应该能搞。

很多人担心,课堂教的简单,学生就不会学了。这个担心没有必要。我从我周围的例子来看,课堂教的简单,学生有大量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我看到有小学的小孩,在做很复杂的机器人,有人看很深刻的书,也有人已经开始自己学习编程做项目……我问过一些小孩,为什么要玩游戏?原因是功课太多,学习太累,玩其他的都需要时间,也需要体力,只有游戏,打开手机或者电脑就能玩……

还有一点,延缓分流也很必要。

初中学生,一般是14~15岁,青春期的时候。青春期孩子变化非常大,有些孩子还没有成熟,不知道中考是什么,就被分流,将来不能考大学。对这些学生来说不公平。

另外,初中学习跟高中学习不一样,初中学习还是很简单的,只要认真学习都能学好,但高中就不一样了,需要学习方法、一点智商和努力。中考分流,很多人会不服气,觉得自己水平不差,但到了高中就不一样,大家会看清楚自己真实的水平。这个时候分流,大家会心平气和一些。

所以,我觉得姚洋教授的建议不错,值得考虑。

我们的学生和家长这么焦虑,不完全是校外培训机构,或者是学校造成的,更多的是升学方式。如果把升学方式解决,大家的焦虑才会放下,整个社会才会放轻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