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天,河南郑州刘先生按照要求参加郑州市全员核酸检测。在网上申报个人信息时,却收到提示已经检测过,这让他十分疑惑,他明明没有检测过啊
昨天,河南郑州刘先生按照要求参加郑州市全员核酸检测。在网上申报个人信息时,却收到提示已经检测过,这让他十分疑惑,他明明没有检测过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不仅如此,经查询,他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冒用,而且名下还有11笔贷款?事发后,男子立即报警,警方很快找到冒用的人,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当你在认真工作,学习或是朋友聚会的时候,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看着屏幕上来电显示的陌生号码,你担心错过重要的客户电话,你犹豫着接通了,对方却是各种做广告推销的。你心里的怒火油然而生,但却只能无奈地挂掉电话,一遍又一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被各种推销电话轰炸,短信列表里充斥着各类垃圾短信。我们的信息泄漏了!却无可奈何,我们无从查起,我们选择算了,罢了,就随他去吧。毕竟自己的生命财产并没有受到威胁。

可事实上,信息泄漏对个人,社会,国家带来的隐患是很大的。对个人来讲,轻则是受到各种推销电话,垃圾短信的困扰;重则遭遇电信诈骗,财产损失;更有甚者,背上巨额债务,辛苦半生终成空。对社会来讲,信息泄漏势必是由于不见光的信息买卖造成的,这就会造成不公平的商业竞争,助长社会上的歪风邪气。而且,这些大量的个人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更是直接为他们行不轨之事大开方便之门。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国家而言,信息泄漏,则是把国家和人民置于一个不安全的位置,就如同前不久的滴滴事件。危害国家安全,不利于祖国长治久安,不利于人民安居乐业。

近年来,电信诈骗频出,身份被冒用也是常事。究其根本,其实是由于我们的个人信息泄漏,才会给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去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呢?
- 从个人层面:
- 我们要保持警惕之心,不随便把重要个人信息留给他人。尤其是疫情期间,许多地方要求登记个人信息,更容易造成信息泄漏,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警惕,辨别真假
- 不随意在不正规的网站、手机app上进行注册。
- 注意销毁快递包装上面的个人信息。
- 妥善保管自己的重要证件,不随意将自己的身份证,驾驶证等重要证件照片上传到各种平台,也尽量不要将此类证件借给他人使用
- 定期检查自己的个人信息,银行卡,电话卡等。将闲置不用的银行卡,电话卡及时注销掉。如若发现有被他人冒名使用的情况,及时报案。
- 从社会层面
- 提高社会风气,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
- 对诈骗,冒用信息等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谴责,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言行。绝不助长不良风气。
- 做好反诈骗宣传,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
- 从国家层面
- 对个人信息买卖进行严厉的处罚。用法律去约束规范不法交易。
- 继续进行电话卡,银行卡整治,继续断卡行动。

其实,我们是能看到国家和社会所做的的努力,之前的“断卡行动”,银行卡,电话卡整治等都是为了从源头对电信诈骗等行为进行控制。而从前不久的滴滴事件也可以看出舆论对其呈指责态度,从道德层面施以压力,进而约束一些企业。而从郑州刘先生时间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告机关,司法部门办事雷厉风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前行,明天一定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