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比全国提前 1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官方公布的流调轨迹勾勒出这些扬州老年人的生活主轴:买菜 - 打牌。还有一些人会泡温泉、散步、接送孙


比全国提前 1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官方公布的流调轨迹勾勒出这些扬州老年人的生活主轴:买菜 - 打牌。还有一些人会泡温泉、散步、接送孙辈上下学。 如果没有这一轮疫情,以上都是扬州人最熟悉不过的日常生活。 在这些公布的流调信息中,除了棋牌室外,四季园农贸市场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处地点。2015 年的一篇文章称,这里是扬州城区西部最大的市场,客流量与市中心的石塔农贸市场相当,周边居民小区集中。目前,这里已经封闭关门。 家住扬子江北路的林小姐告诉我们,在今年春节时,扬州主城区的菜市场会比较严格地查验口罩和体温情况,但三四月之后,「都是喇叭喊,提醒居民戴口罩,注意防护,但没有什么人检查」。 林小姐告诉我们,她所生活的小区在第 1 例和第 2 例确诊病例所居住的念泗新村附近。 「这里处于城区中心地带。杨子江北路一边是瘦西湖风景区,有许多茶室;另一边就在念泗新村旁,有一个沃尔玛,生意有些清淡,但是附近居民唯一的商业综合体,附近都是老年人,他们一般不会走得更远。」 招募志愿者倡议书 图源:受访者供图
根据 2020 年《扬州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早在 1986 年,扬州就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 13 年。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扬州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统计,全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 亿人,占总人口比重 18.70%。而在扬州,60 岁及以上人口共有 118.62 万人,占比 26.01%。 基于上述实际,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扬州市已经开始着手推动老年社会保障水平。比如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扬州自 2018 年开始建设颐养社区,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而此次扬州唯一的高风险地区所处的双桥街道武塘社区就是其中的一个颐养社区。

老年人遭遇「德尔塔」
老年人口较多、确诊人群年龄偏高的局面,也确实给当前疫情防控带来了挑战。 8 月 1 日,扬州在发布会上确认,通过对扬州市首个病例新冠病毒基因测序分析,其为「德尔塔」( Delta )株,与南京疫情相关病例高度同源。 「『德尔塔』 变异株感染后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庄时利和告诉我们,此前,广东疾控研究人员对 62 名「德尔塔」毒株感染者进行跟踪分析,发现「德尔塔」毒株感染者的呼吸道病毒载量是原始毒株感染者的 1260 倍,「这使得其传染性大大增强。」 美国疾控中心前几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尔塔」毒株的感染能力 —— 基本传染数 R0 已达到 5 ~ 9,远高于原始毒株。这意味着,如果周围人都不打疫苗也不采取防护措施,一个感染者可能会感染 9 个人。 庄时利和标注 图源:《Improving communications around vaccine breakthrough and vaccine effectiveness》 据扬州广电消息,截至 7 月 15 日,扬州市累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430.8 万剂次,但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率尚未达到 40%。 庄时利和提到,老年人手机使用率相对较低,健康码在老年人中普及率也较低,使得针对老年人的流调难度相对较大。 就此,我们询问了多位疾控一线人员和小区物业,据他们反映,对于有子女陪伴的老人,社区主要通过子女进行核对,如果是独居老人或者是使用手机不方便的老人,则需要社区重点上门进行核查。 「一些老人可能回忆不起完整的行动轨迹,如果有手机在身边,也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跟踪」。

8月2日,扬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发送的短信 图源:受访者供图
一位在扬州北区协助社区进行核酸排查的志愿者告诉我们,他所在的区域「不是高发地区,但也存在部分密接人员」。在接到上级通知后,社区网格员立即连夜电话筛查,对老年人进行询问,同时也和子女进行了核实。 也有中高风险社区的居民和志愿者表示,在 7 月31 日、8 月 1 日两天凌晨,社区人员会对重点小区进行挨家挨户排查 —— 敲门询问住户是否前往过棋牌室。 除了接种疫苗外,目前疫情防控还包括戴口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 庄时利和告诉我们,据他观察,老年人疫情防控意识相对较弱,戴口罩方面「做得不如年轻人那么好」,尤其是在暑期的炎热天气里。 一位在河南的小区物业人员告诉「偶尔治愈」,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在防疫工作中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是,「刚封闭小区时,很多老人不听劝解坚持要在规定的外出时间之外去买东西」。 在扬州宣布主城区所有小区全部封闭之前,8 月 2 日下午,林小姐说,她所在的小区当时还处于封控管理,居民仍可在小区内部散步,但「还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楼下扎堆聊天,没有戴口罩」。

主城区按下「暂停键」
对于已经出现的确诊病例,扬州方面表示,已紧急腾空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部分病例也被转运至南京市二院。 据悉,从 2020 年 1 月以来,南京市发现的所有确诊患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的收治都是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 「偶尔治愈」查询发现,从扬州市至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路程耗时在一个半小时内。 8 月 3 日,扬州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通过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出相关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 3235 人,均已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甄别管理。 据了解,7 月 28 日和 8 月 1 日,扬州先后开展两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同时对主城区按下了「暂停键」,旨在尽快把患者和所有潜在感染者全部筛查出来,尽快切断传播链、扑灭疫情。 社区张贴的第二次核酸检测公告 图源:受访者供图
据邗江区某街道的核酸检测志愿者晓虹介绍,从 21 日起,她所在的街道就开始了排查工作,她曾负责登记从南京来(返)扬的人员信息,进行报备。 晓虹告诉「偶尔治愈」,她所在街道在 8 月 1 日基本结束了第二轮检测,8 月 2 日检测点主要在进行收尾,「没有来检测的补测,还有重点人员的单独检测。」 晓虹说,重点检测对象主要是「去过确诊人员行动轨迹点的,比如菜场、棋牌室之类的人员」。 自 7 月 28 日 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后,扬州最初对主城区中高风险小区实施封闭管理、低风险小区实施封控管理,但封控管理逐步趋严。8 月 3 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扬州官方再次更新信息,称封控管理措施再次升级,对主城区内所有小区实施封闭管理。 此外,媒体报道显示,除进出扬州的公路交通外,自 7 月 31 日开始,铁路扬州站、扬州东站也都封站停运,扬州泰州国际机场的所有客运航班的起降也于当日凌晨暂停,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一些外地游客或中转乘客在社交网络上反映,自己因此被迫滞留扬州。 7 月 29 日晚,王华到达扬州东站,她原计划在当地住一晚后,再乘高铁前往无锡上班。 第二日,她前往扬州东站后,被要求出示核酸报告,王华当日做了核酸,次日才能出结果,只能 31 日再出发。但当她拿到结果为阴性的核酸报告时,扬州东站已经不再放行。 8 月 2 日,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第二则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滞留在扬外地人员的通告》,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滞留在扬外地人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当日下午,王华尝试拨打通告中公布的 3 个热线号码,一个号码关机,一个没能拨出去,最后拨通的那个电话另一头将「把上面(文件)的内容读了一遍」。 随后,我们以「滞留人员」的身份打通了其中一个电话,对方表示,「像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已经向上级反映,目前还没收到新的出行方案和政策,但可以登记信息,「会第一时间告知」。 「网上还可以买到车票,但是不让走」。目前,王华自费住在酒店,酒店也进行封闭管理,她只能叫外卖,但附近没有几家店铺在营业。 家住扬州邗江区文汇街道的史韩说,在 8 月 2 日之前,他都如常上班。8 月 2 日早晨,他刚到上公司,就接到通知,自己所住小区也进行封控管理,被要求回家。 回家路上,史韩顺路去购买食物,发现超市里「散称的米被抢光」,方便面的货架也几乎空空如也,包装好的、10 千克的大米还有剩余。 几乎空空如也的超市货架 图源:受访者供图 扬州此轮疫情确诊人数远高于去年。2020 年 2 月 23 日,扬州共确诊新冠肺炎 23 例,截至今年 7 月之前,并无新增。 2020 年初,根据扬州市人民政府官网的相关新闻,为防控疫情,扬州采取了市内设置发热门诊,对医院、车站、高速出口等重点区域进行网格化排查,保证体温检测、卫生检疫等设施设备需求等措施。「以更严厉严密的措施加强小区和村组进出管控,倡导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出门,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流动、集聚」。 「我感觉,2020 年全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扬州都没有这次这样严厉的管控措施」,林小姐说。
(除受访专家外,文中出现人物均为化名) 撰文:苏惟楚、黄雯、戴凡恺(郭欣然、钟筱初、詹一对本文亦有贡献) 监制:李晨 首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 Tips —
如果您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线索 或与疾病、衰老、死亡有关经历 欢迎投稿给我们 邮箱:features@dxy.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