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大波动之后 手里的基金怎么办?

2021-08-04 15:48:36
来源:

  【摘要】 近日,半导体板块开始高位震荡,相关主题基金净值波动也加大。波动之下,是情绪退潮还是蓄势待发?最近半导体板块为何高涨?又为何调整?自

近日,半导体板块开始高位震荡,相关主题基金净值波动也加大。波动之下,是情绪退潮还是蓄势待发?

最近半导体板块为何高涨?又为何调整?

自2020年下半年起,半导体行业各个季度开始持续景气提升,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的旺,随便翻一个半导体行业的财务报表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点;然而资本市场很多半导体股票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6月份之前表现的不温不火,甚至很多还在不断下跌。这是2021年6月和7月半导体行情的一个基本背景。

进入7月份以来,半导体诸多公司均以百分之几百的业绩高增长呈现在投资者面前,才有了7、8月的半导体大行情。

宏观层面上,政策上对互联网企业反垄断、重点支持制造业,尤其是涉及国家产业安全的制造业的支持。

综合之,7、8月份的半导体股票上涨是因为有强劲的基本面支撑。

而近期半导体板块调整的原因,除了自身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之外,也有政策监管的原因。

从政策消息面来看,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科技行情是调整还是蓄势?

开源证券认为半导体供不应求的紧缺会持续两年以上。晶圆生产能力才是半导体的核心能力、核心资产。8月份陆续进入中报披露季,半导体公司的中报集体高增长是确定的,毫无疑问的。当前三季度已过半,很多半导体企业经营的数据还要更为强劲。10月份又陆续进入三季报披露季度,有业绩高增长支撑尤其是季度环比持续高增长的半导体公司毫无疑问是值得买入的。今年4季度乃至到明年全年,半导体公司尤其是那些有晶圆产能的半导体公司业绩还会更强,还会逐季环比加速增长。

巨丰投顾认为,目前国内、外缺芯依旧严重,多领域生产仍受芯片问题的制约,机构预期,未来缺芯问题将有望延续到明年的中期,从行业景气来看,半导体板块依旧处于高景气周期,目前各国都在加大对芯片的生产,台积电、三星等国外半导体巨头,相继投资扩产,以以应对缺芯问题,因此,我们对半导体行业中长期投资的逻辑没有变,依旧看好未来的高成长性。

当然,市场炒作的主要核心,依然脱离不了业绩,只要业绩符合预期或是业绩能够支持高估值的成长股,将继续成为市场资金青睐的标的。对于市场中存在业绩与估值不配比的个股,市场将继续给予修复。

因此,7月底受挫之后,短期市场的反应更多的是修复性行情,在经济复苏以及流动性保持稳定之下,市场的修复还将延续,但力度可能会低于预期。而在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全球流动性拐点确立之后,市场后期仍将保持结构性行情,板块轮动的动作还将频现,操作难度总体会加大。

基金怎么办?

博时基金肖瑞瑾认为,目前的市场风格已经从蓝筹白马切换到科技成长,下半年市场仍会向科创领域转型,这与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方向是一致的,科技创新也将是未来几年市场的主线。面对市场风格的切换,投资者要调整研究与投资的重点方向。

基金经理杨锐文二季报中表示,上个季度,我们明确在季报中表达看好半导体,市场也正如我们判断那样演进。我们依然需要强调这次半导体的机会不是一次性机会,而是长期的机会。这次半导体不仅仅是缺芯带来的量价齐升,更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半导体企业走向高端化的进程在加速。正因为这次前所未有的芯片危机,让很多中国芯片企业在不同产品和领域出现零的突破,国产全面突围已经是无可争议的趋势。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现在的半导体估值非常贵,这很可能是从静态角度观测。从业绩角度上,无论是IDM、代工厂还是芯片设计公司,成本往往是在前期刚性投入的,体现为大量的设备折旧或高额的研发人员薪酬等,需求的暴增对于边际成本的影响是很低的,这也就意味着业绩的增长往往是非线性的,用过去的盈利能力去判断容易造成低估;从估值角度上,国内半导体公司在很多领域和产品的市场份额还是很低,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谈估值收缩为时尚早;从市值角度上,中国半导体公司超过千亿的数量依然是非常稀少的,而无论美国、欧洲还是日韩,都有不少千亿乃至万亿级别的半导体企业。

但是也有基金经理曾表示过担忧,宁水投资认为,近期市场资金又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医美、科技股上面,形成新的抱团。从目前市场的走势看,现在的热门赛道已经出现交易比较拥挤的状态,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股票市场的风格将会收敛。

事实上,在市场中,没有一直赚钱的板块,很多主流热点基金都是猛涨一轮,然后开始横盘震荡,第一年业绩好,不代表第二年还能继续。例如2020年上半场的医药、科技、消费“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持续领跑,然而,到了下半场,市场风云突变,只有大消费依然坚挺,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周期、消费、医药强者恒强,到了下半年,变成了科技、新能源撑起半边天……

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周期,风水轮流转,而当你忍不住想进场的时候,往往行情已经走了一大半,结果和可能就是,肉没吃到,还没来得及走,市场又把你套牢了。

所以,与其盲目跟着热门板块一股脑的买进,了解市场板块的意义、学会分析和判断市场未来的走势,提前潜伏,分散配置来得更靠谱。

首先,主题基金波动非常大,别看涨的时候5个点、6个点,跌的时候也绝不含糊。从长期来看,半导体主题基金依然是值得布局的,但是目前交易拥挤,加之估值过高,所以投资者还是要相对谨慎一些。

其次,对于持仓行业相对单一的基金,建议仓位不要过重。可以在组合中配置不同风格、投资不同市场的基金来分散风险。从基金组合的角度看,科技主题基金可以作为组合的“先锋”,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来平衡仓位,在低位时候加仓,等上涨后为组合博得更大收益率。

投资的一大真相是,风险总在人声鼎沸处,机会则在无人问津时。每个人都幻想着战胜“市场先生”,低买高卖,潇洒离场,但现实数据却告诉我们,大部分人的结局都是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

与其想着在市场上涨前及时入场,不如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保持积极在场。所以踩不准行情的基民可以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参与,既能平滑成本、避免单次大笔投入的风险,又能通过投资纪律约束“高买低卖”的冲动,为长线投资增加一份定力。

(文章整理自中国证券报、中欧基金)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日期:2021-08-03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