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8月1日的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这样
在8月1日的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
这样的成绩,让国人激动和骄傲。“苏炳添每晚十点准时关手机睡觉”的消息也开始霸屏,“自律”一词是评论里出现频次最高的。但是,我觉得,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自律,还有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目标
我们来回顾下苏炳添在奥运会期间赛事的整个过程:
7月31日,预赛,10秒05,小组第二,成功晋级半决赛;
8月1日上午,半决赛,9秒83,排名首位,刷新亚洲记录,进入决赛;
8月1日晚上,决赛,9秒98,第六名,创造历史。
如果一切都是按照预想的发生,那就是最好的安排。苏炳添的成绩就是这样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又一切都在意料之外。
对于预赛的成绩,他坦言:“预赛成绩不重要,主要是试一下场地和脚感。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正常发挥,不用太发力,跑到10秒10左右,自己状态调整很好。”

而且对于半决赛和决赛,他都有一个目标的预判:“如果下一场能够突破10秒大关,进决赛应该没有问题。”
同时,他的目标也是相当明确:“对于我来说,能够进入决赛就算完成任务,半决赛就是我的决赛。”
这是她在奥运会期间的规划。而在参加奥运会之前,他的目标也是非常明确和坚定的:
“9秒85,被视作亚洲人百米的极限时间。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无限接近这个极限。
我的目标一开始都没有变过,我还是想成为奥运会,亚洲,包括我们中国人,第一个进入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他的目标实现了!

2、自律
他的自律表现在方方面面。在训练中,他曾经的教练这样评价:“苏炳添这个孩子,他特别自律,训练中他下的功夫最深”。而且对于半决赛的表现,这位教练也说了:“苏炳添非常优秀,他的自律成就了今天的他”。
除了训练,生活中的自律也是被身边的朋友和亲戚各种“吐槽”:
每次家庭聚会,大家都是吃吃喝喝,苏炳添从来不乱吃东西,从来不喝酒;
即使是身处美食城,都能抵制住诱惑,不外出吃饭,只吃训练餐;
每天晚上十点准时睡觉,而且手机关机。
这些好习惯,难的不是养成,而是坚持。就像有句话说的,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越是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就越少。
苏炳添的自律,成就了他。也是他,成就了自律。

3、专注
他身边朋友曾经说,“苏炳添不纹身喝酒,不抽烟烫头,不外出吃饭瞎嘚瑟,不喜欢逛街买奢侈品,天天就知道训练以及思考与训练相关的事情。”
这足以说明,在面对训练这件事情,他是专注的。对训练这件事情的目标,也是专注的——我的目标一开始都没有变过,我还是想成为奥运会,亚洲,包括我们中国人,第一个进入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马克吐温也曾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只要专注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是自己吃惊的成绩来。” 苏炳添就做出了让全国人民吃惊的成绩。

4、只跟自己比较
还记得在半决赛前,他曾做的一个“神秘的手势”吗?这个手势引得网友热议。而他对这个手势的解释是,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
而且他在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 对我来说,这么短的时间还能够突破10秒,其实我觉得已经非常开心了。对我来说,就是以后一辈子最好的回忆。”同时,他也表示,希望自己奥运会第六名的成就,能过给予更年轻的运动员,给予自己的体育之路,有一个更大的鼓励。
其实,人生路上,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超越自己,就是最大的突破。
不止苏炳添,很多的优秀的运动员,都有这些好习惯。比如科比,长期坚持的“洛杉矶凌晨4点”的训练模式。据跟踪记录的日常,他每天也就5、6小时的休息时间,其他时间都在训练和比赛。
再拉回到现实,可能很多人说,我们不用比赛,也不用那么拼。但是,我们如果想要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我们必须也要拼;我们的孩子,想要好成绩、好身体,也是需要拼的。

现在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都想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游戏,最好还能成为学霸,上名校。其实,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是需要辛苦地付出的,而且也需要各种好习惯的支撑:需要好身体、需要目标、需要自律、需要不停的超越自己。
最近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书,就是“国民学长”李柘远的两本书《不如去闯》和《学习高手》。他的经历,让无数人惊叹:
18岁拿全额奖学金,被耶鲁大学本科录取,;
22岁进入知名投行企业;
25岁考入哈佛商学院攻读MBA;
28岁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

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有很多难以想象的艰苦。却也有和苏炳添同样的好习惯。
初三生高一的暑假,15岁的年纪,就定了自己的“3年计划”——耶鲁。
高三那年,选择突围固定。放弃保送清北的资格,一心备战耶鲁。
他曾10天背完4000个GRE单词,而且在学习方面,把各种高效工具用到极致,更让人佩服的就是他对时间的安排和管理。在哈佛的一天,时间安排上,每个时间模块一般从10-30分钟不等,每个模块之间有5分钟的缓冲时间,精确到分钟,活动包括运动、学习、工作、用餐、洗澡、复盘等。

所以,凡事都不要简单地只看表面。所有的成绩,都是努力付出的结果。无论是飞人苏,还是学霸李,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更是我们孩子学习的榜样。
作为家长,我会给我家孩子讲这些优秀人士的故事,也会更偏重于让孩子学习他们身上的好习惯。就像《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的那些习惯,终将让人终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