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原标题: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林某斌相关情况通报!“林生斌”热怎么看?情况通报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杭州公安”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原标题: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林某斌相关情况通报!“林生斌”热怎么看?
情况通报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杭州公安”(ID:HZPD0571110),原文首发于2021年8月3日。
情 况 通 报
针对近期网络上反映林某斌涉嫌违法犯罪的相关情况,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开展了调查核实,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蓝色钱江放火案”相关情况
案件经依法侦查、起诉、审判,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证据确凿。案犯莫焕晶被判处死刑,并已经执行。
公安机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对案件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未发现林某斌参与策划、实施该案的事实。
二、网络传言核查情况
经调查,网传“林某斌与莫焕晶有不正常关系”“莫焕晶与任某真有亲戚关系,莫焕晶系任某真介绍到朱某贞家中做保姆”“林某斌案发当晚在现场附近”“案发现场有三名消防员为林某斌哥哥、林某斌妹夫、莫焕晶儿子”“林某斌另有一个4岁的儿子”“林某斌哥哥林某锋为刑满释放人员”“放火案案发时的绿城物业保安杨某军系任某真姐夫”“林某斌曾为朱某贞及孩子购买受益人为本人的大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情况均为谣言。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山东胶州网民黄某某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法开展调查。
三、对网民举报的林某斌涉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核查情况
对于部分网民质疑及举报“林某斌涉嫌偷税漏税、涉嫌非法公开募捐、诈捐”等情况,相关部门已按照程序认真开展调查,查证确有违法违规事实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请广大网民依法文明理性使用网络,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于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更不能杜撰。对故意制造、散布谣言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
杭州市联合调查组
2021年8月3日
“林生斌”热怎么看?
文 | 顾佳贇
这段时间,“林生斌”三个字成为网上热词,掀起一波又一波舆情。
简单回溯一下事件原委:
2017年6月22日凌晨4时55分许,保姆莫焕晶用打火机点燃书本引燃客厅沙发、窗帘等易燃物品,导致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屋内林生斌妻子朱小贞及其子女四人被困火场吸入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当时未在场的林生斌成为这个家庭的唯一幸存者。
在莫焕晶被执行死刑之后,林生斌、朱恒仁(朱小贞父亲)、徐枚枝(朱小贞母亲)起诉包括绿城物业在内的8家公司,索赔1.4亿元。2019年3月18日,林生斌三原告向杭州中院申请撤回对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六被告的起诉,与被告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绿城海企实业有限公司达成调解协议。
案子至此告一段落,林生斌在家庭变故后几年里,注册了一个与其亡妻子女名字相关的淘宝店“潼臻一生”,继续打理服饰生意。
这几日被推上舆论风头浪尖的起因,是林生斌突然在网上公布自己已再婚,并已诞下一女。一时舆情汹涌,各种有关“深情男主人设崩塌”的“说法”满天飞,有人添油加醋,有人将信将疑。
林生斌几年来在社交平台经常发布深情悼念亡妻子女的动态,吸引了众多网友祝福与支持。在他宣布再婚生女后,“怎么这么快再婚”“巨额赔偿金究竟怎么处置”“有没有拿来践行承诺成立相关基金”……网友的质疑声从其私人感情生活,继而涉及公益捐赠等公共话题。
如果说以吃惊和意外为主的第一波舆情是人之常情,那么各种添油加醋、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甚至怪力乱神频出的第二波舆情就有不少“带节奏”了。
目前网上流传的各种信息中,一部分已得到法律人士解释或辟谣,一部分信息明显出离公序良俗,甚至在基本社会常识边界之外,还有一部分信息包括林个人活动轨迹日期等,属当事人的生活隐私。传播这些信息,继而吸引更多“吃瓜”群众、掀起更大的舆论混战,不得不让人觉得,个别机构或传播端口为了流量乐于看到口水仗,甚至暗暗为喧闹推波助澜。
对于为纠纷引流的操作,相关平台经营者、管理者绝不可不以为然,须知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不仅仅是经营要务,也是法律义务。
对于众多网友来说,对林生斌事件该如何看?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是遵守法律底线。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都要负责。林生斌事件中若真的出现违法环节,自有法律来管。
其次是不要忽视事实。热衷于看网络捕风捉影,陷入虚拟世界的口水混战,高立的道德大旗下面或许根本没有事实的地基,胸怀满满的善意与热情,到头来却被带节奏者当做枪使。
总之,网络纷争信息迷乱,与其拿着键盘冲进去捕风捉影,不如等待法律,不如交给时间。
总监制:陈良杰
监制:夏宇
编辑:顾佳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