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健康好文百里挑一 近几天,由于多个地区先后出现确诊新冠病例,大家又开始感觉紧张,特别是病毒变异及疫苗效力的消息,不断传来。普通百姓
#健康好文百里挑一#
近几天,由于多个地区先后出现确诊新冠病例,大家又开始感觉紧张,特别是病毒变异及疫苗效力的消息,不断传来。普通百姓,不禁自问,病毒还会发生新的变异吗?疫苗的预防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咱们是不是也需要加强针,接种第3针疫苗?以后怎么办?需要间隔多久,进行加强接种?咱们现在就结合最新的科研报告,帮助大家解疑释惑。

首先,世界卫生组织较早前指出,目前全球正处于第3波疫情的早期阶段。截止8月4日,实时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经超过20015万例,死亡病例425.7万例;病例数超过100万的国家有31个;超过10万的国家有105个。为了避免地理起源命名带来的污名,现在对于病毒变异株的分类,使用希腊字母命名。其中,德尔塔变异株,已经在132个国家传播,成为主要病毒株。

德尔塔病毒变异株,感染个体后,病毒载量更高,在呼吸系统中的病毒颗粒,比流行初期时的原始病毒株多1260倍,这种现象是由病毒的特点所决定的。每个新冠病毒颗粒的表面,都有24到40个刺突蛋白,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RBD会与人体的ACE2受体蛋白结合,从而进入人体细胞进行增殖。刺突蛋白容易发生突变,德尔塔毒株就是发生多种突变,其中,RBD中有3个突变,提高了RBD与ACE2的结合力。其次,因为结构蛋白突变,从而增加了致病力。
此外,德尔塔毒株还有1种P681R突变,可以导致病毒与人体细胞的融合。根据美国疾控中心7月30日的最新报告,德尔塔毒株的传染力R0值接近9,就是说,每个感染者平均会传播给9个人,传播力接近水痘;而最初的新冠病毒株,R0值是2到3,传播力与普通感冒类似。从传播速度来看,德尔塔毒株将初次感染后的传播时间线从6天缩短到了4天;从传播持续时间来看,从14天延长到了18天。

新冠病毒容易产生突变,是这类病毒的显著特点。7月28日,日本学者发表论文指出,兰姆达毒株的刺突蛋白的3种突变,可以抵御疫苗诱导的抗体中和作用;另外2种突变,会使该毒株具有高度传染性。兰姆达毒株最早是去年12月在秘鲁首次发现的,目前已经在30多个国家蔓延,这种毒株的传播潜力尚待观察。
最令人担忧的消息,来自7月10日的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大会,会议期间,德国学者在报告中指出,晚期艾滋病患者体内的环境,会为新冠病毒创造出产生危险突变和进化的独特条件。1位来自南非的艾滋病患者,在2020年9月被发现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毒在其体内持续存在了216天,出现了32种基因突变,其中13个发生在刺突蛋白上,其余19个可能会改变病毒行为,而且,这种突变毒株逃逸抗体中和作用的能力更强。

大家都知道,新冠疫苗是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入应用的,起初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流行,并且逐步开放相关社交限制,促进经济恢复。疫苗的现实世界数据,最好的参照范例是以色列。因为,该国率先广泛接种,并且有着完备的医疗及数据收集体系。疫苗接种的初期,效果显著,随着接种率的增加,病例数明显下降,最终降到了每天不到10例,社会活动也得到恢复。但是,自6月份开始,情况开始变得悲观,病例数不断增加,从每天几个,到几十个;再从每天100多,到了几千,8月3日当天的新增病例数已经上升到3849,疫苗的有效率下降到了39%。

疫苗的有效保护率下降,接种者体内的抗体浓度逐步降低,于是,第3针接种方案随之出台。7月30日,以色列开始为老年人注射第3针疫苗;8月1日,匈牙利宣布,接种完2针的人,可以在4个月后接种第3剂加强针;英国计划从9月开始,为3200万老年人和免疫力薄弱的人群,接种第3种疫苗。事实上,某些国家在第2针接种率高达70%以上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严重的疫情反弹,典型的例子是欧洲的英国及西班牙。因此,只靠疫苗,而放松其他防疫措施,恐怕难以真正控制疫情。因为,病毒会不断地突变和进化,个体的免疫状况千差万别,必然会产生抵抗疫苗作用的突破性感染,如果防控不力,就会产生传播力及致病力更强大的毒株。

最后,咱们再展望一下疫苗研发的动向。第1个动向,是努力研发多价疫苗,就是针对不同毒株的疫苗,但是,这个想法与现实应用之间,可能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因为,流感全价疫苗历经多年探索,仍然没有1个真正进入临床试验的品种,而且,新冠病毒的突变速度更快,研发难度极大,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所突破;第2个动向是口服及喷雾剂型疫苗的研发,目前有几个项目正在积极试验,这类疫苗的优点主要有2个,第1,是可以增加黏膜的免疫反应,提高中和抗体的效力;第2,是解决保存及运输问题,不再需要低温,便于使用和推广。总之,病毒变异与疫苗研发正在赛跑,防疫处于劣势。因此,加强检疫、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认真洗手等预防措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