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八月,关于法律的瓜还是停不下来,明星的瓜还没吃完,企业的又来了。近日,一则关于TCL判赔海信200万的新闻登上了热搜,也引发了多方关
进入八月,关于法律的瓜还是停不下来,明星的瓜还没吃完,企业的又来了。
近日,一则关于TCL判赔海信200万的新闻登上了热搜,也引发了多方关注。原来,此前拉锯了两年的海信视像诉TCL商业诋毁纠纷案迎来了终审,TCL因2019年12月在账号中发布了一条诋毁激光电视产品的虚假信息,还通过对比、夸张、贬损的手法误导消费者,存在恶意诋毁的事实,被判向海信支付200万元罚金,并且要在官微连续15日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

短短一天的时间,#TCL被判赔偿海信200万#与##TCL被判商业诋毁赔偿海信200万#这两条相关话题在微博迅速出圈,成为了一起社会事件,被行业外的大量民众围观吃瓜。
通过时间轴往回推,不难发现TCL对激光电视的“怨念”由来已久。早在2019年10月31日的TCL电视新品发布会上,时任TCL电子副总裁张少勇颇为失言的宣称“激光电视和OLED电视卖得好是天理不容”。紧接着12月下旬TCL发布了诋毁激光电视的视频,短短几天后TCL实业控股总经理孙银在“2019年度智能大屏英雄会”上批评激光电视和OLED一无是处,让在座的同行都惊呆了。
第一个问题:是他有更好的技术了么?没有……
那第二个问题:TCL为何要这样干?
因为TCL的生命线在面板,在华星光电。而激光电视和OLED的一旦统治了未来技术,TCL在面板领域的投入,将全部归零。特别是激光电视,是一个不需要面板的技术。

其实,近几年随着激光电视品类销量的疯狂增长,传统液晶电视,已经受到了的挑战,加速崛起的激光电视,在不断蚕食传统液晶电视的市场份额。根据中怡康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激光电视增长较快,线下市场同比增长45%,增速甚至超过了OLED。从电视技术的迭代路线来看,激光电视被媒体视为第四代显示技术,是唯一一次由中国企业主导的电视标准,其在电视产业的价值无异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引领的世界技术浪潮,也就是说拥有全栈式激光电视技术积累的海信,或将成为未来电视产业的“比亚迪”。
早在2007年,海信便招兵买马着手研发激光电视,开垦着前人从未踏足的空白领域;在2014年,历经7年的孤军奋战,海信面向全球首发了首款自研的100英寸超短焦激光电视,随即轰动了整个电视产业界。到了2021年,海信激光电视历经双色到全色的多轮迭代,不仅画质优异、功耗表现出众,而且还具备护眼特性,因此成为了市场上增长潜力的电视新物种。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海信激光电视在海外市场累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0%,在今年上半年,海信激光电视在海外市场出货量更是同比暴增10倍以上。如此夸张的增幅,也足以说明激光电视“做成了”。而作为激光电视“发明者”的海信,累计在激光显示领域申请了国内外专利1366项,并计划在五年内通过共享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加快推进激光电视产业的发展。激光电视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而这种势能还在逐年扩大。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激光电视产业作为由中国企业主导的产业链,还将反推光源设计、光机模组、镜头、抗光屏幕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中国几代电视人梦寐以求的产业引领梦。而在过去五年时间,激光电视品牌也由2016年的34家狂飙至2021年的上百家,其中长虹、小米、索尼、三星、LG、惠普等国内外巨头也在不断加入,而TCL的迷之缺席与恶意诋毁,或许将成为电视行业最发人深省的一个教训,不信就交给时间去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