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为何冠亚军决赛和铜牌争夺战,分别是老将马龙和奥恰获胜

2021-08-02 10:43:17
来源:

  【摘要】 33岁的马龙和同样33岁的奥恰洛夫,在乒乓球男子单打冠亚军争夺战以及三四名决赛当中,分别战胜不满25岁的樊振东以及刚满20岁的林昀儒,一位

33岁的马龙和同样33岁的奥恰洛夫,在乒乓球男子单打冠亚军争夺战以及三四名决赛当中,分别战胜不满25岁的樊振东以及刚满20岁的林昀儒,一位拿到最终的奥运单打冠军,成就自己历史上首位卫冕成功的男单冠军新传奇。另一位则如愿站上了奥运单打领奖台。在这个赛场上,两位33岁的老将成为了最终的赢家。想想在半决赛当中,樊振东是4-3险胜了小将林昀儒,而马龙是4-3险胜了奥恰洛夫,这充分说明,这四个人之间,在技战术能力方面,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为什么马龙和奥恰洛夫,可以分别在对阵两位实力相当的年轻球员时,笑到最后呢?这里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首先,对于马龙来说,我们能明显通过决赛的整个过程感觉到他要比樊振东对冠军宝座更为渴望,而且马龙从比赛开局阶段,包括赛前,就把自己位置摆得很低,比赛过程当中也打得十分专注和释放,可以说他把一拼到底这四个字从开局贯彻到了比赛的结束。同样的情况,奥恰洛夫在与林昀儒的比拼当中,同样是在进攻上打得更为主动,有机会就率先上手,即使自己的发球和前三板相比林昀儒来说稍差一些,也努力寻求前三板当中的变化,并在双方形成相持后通过调动林昀儒让他经常要退到中台来回跑动,来提升自己的进攻和得分效率。

第二,就是不管是马龙,还是奥恰洛夫,都对比赛当中的困难准备更为充足。在和对方形成相持,或者大比分被追平,甚至反超时,往往都显得更加平静。头脑也十分清醒,知道在遇到困难时,哪些战术更为有用。特别是马龙在这一点上做得就更加到位,从的接发球侧拉抢拉对樊振东非常有效,他就在整个六局比赛当中一直坚定用这样的战术。而奥恰洛夫在和林昀儒的比赛当中,则多次用不同的发球让林昀儒想要用台内拧拉得分总是出现失误。可见,两位老将基本上是用自己对于比赛的掌控力和阅读能力,成为了比赛当中的赢家。在双方技术能力相当的条件下,还可以通过这种坚持或者变化,来争取比赛主动权。

第三,正如马龙在比赛结束之后,接受央视记者李武军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实际上两位老将在两位新人面前,已经没有了技术先进性,但是比赛经验肯定更为丰富。这个时候,双方各有所长,如何取得比赛胜利,除了进攻和防守要坚决,坚定,专注之外,还要注生蚴节的精准把握。显然在这一场上,马龙和奥恰洛夫也同样都一起做到了。从马龙和樊振东的第六局比赛来看,明显关键时刻,马龙更能清晰地知道自己要用哪些战术可能更为有效,而樊振东则对自己哪些手段得分更有效果并没有完全清晰的概念。因此双方在第六局的关键比拼当中,樊振东多次主动进攻失误。而马龙则多次在前三板的对决当中就已经直接得分,或者有了发球方面的变化,可以为自己的第三板,第五板,甚至第七板得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样的情况,奥恰洛夫也是在与林昀儒的较量当中,造成林昀儒在双方大比分形成僵持时多次出现因为心态着急而失误。而这些失误,完成是无谓的送分。

可见,马龙和奥恰洛夫虽然都是33岁的老将,但在奥运会这个舞台上,显然他们依然充满着青春的斗志。反而是林昀儒和樊振东,则还稍显紧张,关键时刻有点在心理上顶不住,而差的这一口气又让他们在出手时稍微有些质量下降。这样的小问题被两位老将抓住,也就成就了两位老将的赢球。在这里让我们恭喜马龙和奥恰洛夫,也 同样期待着拿到亚军的小胖樊振东和排名第四的林昀儒,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补齐自己最欠缺的一点不足,早日实现对老将的接班。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