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沸腾了!陈雨菲妈妈:女儿 你是我们的骄傲

2021-08-02 08:14:59
来源:

  【摘要】 00:38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王柯宇 共享联盟桐庐站 郑磊 杨煜决胜的一球,轻轻地落在日本东京奥运会的羽毛球女单决赛场地上。这是

00:3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王柯宇 共享联盟桐庐站 郑磊 杨煜

决胜的一球,轻轻地落在日本东京奥运会的羽毛球女单决赛场地上。这是杭州桐庐姑娘陈雨菲为中国军团夺下的本届奥运会第24枚金牌,也是家乡桐庐在夏季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从0到1的“火星”,在距离东京两千多公里的桐庐体育馆内瞬间“引燃”。前来为陈雨菲加油助阵的亲友团,用欢呼声填满了整个体育馆。

“陈雨菲好样的!你是我们的骄傲!”母亲赵根凤激动得一直捂着自己的胸口,她注视着屏幕那头的女儿,眼中泛起泪光,声音有些哽咽。她说自己想到了女儿这么多年来的“不容易”——

2004年,幼儿园上大班时被陈经纶体育体校选中;2006年,进入浙江省羽毛球队;2012年,进入中国羽毛球队;再至2021年,站到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陈雨菲不只是中国羽毛球的未来,也是中国羽毛球的现在。但在她的父母看来,她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假小子”。

紧张到不敢看比赛,妈妈在门口等来了“冠军”

桐庐人陈哲是个体育迷,只要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都雷打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加油助威。

但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因为一场比赛如此激动过,因为这是女儿陈雨菲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的羽毛球女单决赛。

8月1日一大早,陈哲就醒了。“断断续续睡了三四个小时就睡不着了,脑子里已经飘到今天晚上的决赛了,从来没这么紧张过。”他笑着告诉记者。

从以往两人的交手战绩看,陈雨菲对阵戴资颖3胜15负,不过在最近的5次交手中,陈雨菲赢了3次,略胜一筹。

说起这些“分析数据”来,陈哲如数家珍,仿佛每说一次都能为千里之外的女儿传递一些能量。

“昨天和女儿视频聊天时,她说自己状态、心态都挺好。我们对她有信心!”赵根凤在一边笑着说了一句。

与前几场比赛不同,今天他们的观赛地点从家里“挪”到了桐庐体育馆,因为亲友团从省内各个地方赶来,还有热心市民等共一百多人将在体育馆见证陈雨菲迄今为止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场比赛。

不到晚上七点,陈哲和赵根凤就身着红色T恤衫出现在体育场馆,“红红火火,讨个好彩头!”赵根凤说。

晚上8点35分,一头利落短发的陈雨菲背着球包出现在了大屏幕上,体育馆内响起了欢呼声。

陈哲和赵根凤交换了默契的一眼:“女儿今天看起来很稳,状态应该没问题。”那是只有父母才能观察到的细节与感觉。

比赛一开始,对手凭借抢攻取得3-1的领先。

“我不敢看了。”赵根凤坐不住了,她一边摇着头,一边紧张地离开了场馆。

而陈哲则两手交叉紧握,手指不停地来回摩擦。

好在此后陈雨菲迅速调整状态,比分交替上升。每打出一个好球,父亲陈哲都会振臂高呼,观众也兴奋庆祝。21:18,陈雨菲后来居上,拿下第一局。

虽然第二局过后,两人战成了平手。但陈哲还是对女儿很有信心:“她昨天打来电话的,说比赛打到最后就是拼心态。没问题的!”

在第三局,陈雨菲稳住阵脚,在开局便取得大比分领先。随着戴资颖回球下网,陈雨菲圆梦东京。

也就在这一刻,赵根凤回到了体育馆:“我刚刚一直在门口等着消息,不敢看现场直播。终于被我等到了,雨菲真是太棒了!”

电视里的女儿,身披国旗享受着冠军的荣耀时刻。而她的父母,也被掌声和鲜花笼罩在幸福里。

面对着镜头的陈哲,一时凝噎:“我太激动了,我现在说不出话。”

那一刻,他仿佛想起了女儿小时候刚去学球的样子,“雨菲,走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选择羽毛球,是因为“太皮了”

一头短发、灵动飘逸,赛场上的陈雨菲一直给人一种“假小子”的印象。

在爸爸的回忆里,女儿好像一直都没有变:“她是很皮的那种,小时候就喜欢在家里上蹿下跳,椅子上一分钟都坐不到,摔在地上又不怕疼,所以我觉得她可能适合一些体育项目。”

陈哲直言,陈雨菲与羽毛球结缘就是因为她实在“太皮了”。2004年,他得知杭州陈经纶体育学校的羽毛球教练到桐庐选苗子,立刻带着陈雨菲去面试。

教练康平一眼就看中了她:“测立定跳远、短区域折返跑项目,她的反应速度都特别快,而且胆子大,是个好苗子。”

“家里就这么一个女儿,练体育太辛苦了!”陈雨菲的妈妈和奶奶都不同意送她去体校练羽毛球。

不过,在爸爸陈哲“试试看”的坚持下,6岁的陈雨菲还是走上了羽毛球之路。

这一走就是整整17年——从完全零基础、不知羽毛球为何物,到10岁进入省队、13岁入选国青队、15岁入选国家二队,不到十年的时间,小雨菲就完成了“三级跳”。

2016年11月的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18岁的她第一次站上了冠军领奖台——这也是中国队时隔9年后再次夺得世青赛女单冠军。

“从一开始学羽毛球,她就很喜欢,像找到了自己的游乐园。我们自然也全力支持她。”母亲赵根凤说。

奥运冠军,是孝顺的“乖宝宝”

在陈雨菲家里,有一个“荣誉房间”,里面放满她各种比赛的奖牌和奖杯,墙上挂着她各个时期的照片。这些奖牌中,很多是陈哲、赵根凤夫妻俩在现场见证的。

“别看她现在一头短发,像个‘假小子’,她小时候也扎两个辫子,还长到肩膀呢。”赵根凤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告诉我们,“因为6岁时我们就把雨菲就送到杭州陈经纶体育学校,担心她自己扎不了辫子,就干脆剪成了短发,这个发型也一直留到了现在。”

不管发型怎么变,但在家人心中,陈雨菲都是听话、孝顺的乖宝宝。

“每次外出打比赛,都会买东西送给我们,给妈妈买化妆品、包;给我买衣服、剃须刀;给长辈带点营养品……家里很多东西都是她买的。”陈哲说。

“现在还是经常给我发微信,嘱咐我天气太热就要开空调,不要过度节约,又孝顺又懂事,从小就这样。”奶奶钟杭元补充道。

尽管相聚的时间不多,但每天陈雨菲都会和父母打一通电话,“有时候距离相隔很远,但我们的心始终是贴在一起的。”赵根凤说,今年国家羽毛球队在成都集训时,他们特意到成都见了女儿一面,“趁着比赛的间隙见见她,我们也就安心了。”

去东京前,陈雨菲曾告诉妈妈这次的目标是“冲击领奖台”。不过赵根凤知道,那是女儿在给爸妈减压:“她心里给自己定的目标一定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我知道,她一定做得到。”

如愿挂冠而回,准备怎么为女儿庆祝一下?

“她说接下去要备战全运会,还不一定能回家呢!”赵根凤笑了笑说,“雨菲要是回来,她最爱吃的番薯干都给她备好了!土豆丝和红烧鲫鱼也少不了。”

【浙江新闻+】

杭州市委市政府发贺电 祝贺陈雨菲夺金

8月1日晚,陈雨菲获得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金牌。杭州市委市政府发出贺电,全文如下:

中国体育代表团并中国羽毛球队:

欣悉杭州运动员陈雨菲在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决赛中顽强拼搏、勇夺桂冠,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和中国羽毛球队再夺一枚金牌。我们谨代表杭州人民表示热烈祝贺!

陈雨菲首度出征奥运会就站上最高领奖台,展现了一流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杭州人民为她感到骄傲!我们向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羽毛球队对陈雨菲的悉心培养,以及长期以来对杭州体育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衷心祝愿中国体育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再接再厉、奋勇争先,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多荣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