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吴情异 2021年8月1日晚,东京奥运会迎来最令人窒息的时刻,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吸引了全世界无数观众的眼光。中国飞人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吴情异

2021年8月1日晚,东京奥运会迎来最令人窒息的时刻,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吸引了全世界无数观众的眼光。中国飞人苏炳添在决赛中以9秒98的成绩最终名列第六名,虽然无缘奖牌,但这足以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这是中国人首次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也是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
这是苏炳添连续3届奥运会站在了百米半决赛的赛场上,之前2次他都失败了,这一次几乎是他最后冲击奥运百米决赛的机会。7月31日晚男子百米第一轮第4组的比赛上,苏炳添跑出了10.05米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二,成功晋级半决赛。今天稍早前,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以9秒83小组第一的成绩成功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

今晚的决赛共进行了两枪,英国选手修斯抢跑,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苏炳添第二枪的判断,导致起跑最慢,前程优势未能发挥出来。要知道,一直以来,苏炳添起跑时的出色表现都是他在赛道上得以制胜的一大利器。苏炳添有着顶级的起跑反应时间,他的下肢非常有力,因此蹬起跑器的力度很大,这样可以让他更快地进入全力爆发的状态。而今晚的决赛,苏炳添的反应用时仅为0.167,是所有完赛选手中最慢的一个。
遗憾归遗憾,能够成功闯入奥运百米决赛并且顺利完赛,苏炳添的这个“第六名”可谓分量十足。因为在百米这项被黑人运动员统治的运动当中,亚洲本土运动员跑进10秒非常困难,坊间甚至流传着一种说法,9秒85是黄种人的百米“极限时间”。而在东京,被称为“跑得最快的亚洲人”的苏炳添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竟两次跑进10米大关,其意义绝对堪比任何一枚奥运金牌。
当博尔特在31岁就选择了退役时,作为一名32岁的老将,苏炳添仍在赛场展现黄色旋风的威力,他的秘诀是什么?

事实上,苏炳添能常年保持这样的巅峰状态,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翻一翻他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他晒的几乎全部是跟训练和比赛相关的内容:一周6天训练,4-5小时一天,跑步前至少1个半小时热身,跑步后1小时的放松。
第一次跑进10秒后,为了找到10秒内的感觉,他每天晚上睡觉前会反复回想奔跑的全程,他要让身体彻底记住和习惯这个节奏和频率。
公众对国内职业运动员没有太多好印象,然而苏炳添的成长绝对是高自律的,不抽烟也不喝酒,不外出吃饭瞎嘚瑟,更不喜欢逛街买奢侈品。在省队、国家队都是统一饮食,有严格规定,但放假回家,很多运动员都会放松约束,苏炳添回家后也严格饮食要求,滴酒不沾。

他对训练认真专注,喜欢总结经验,不仅如此,他读书研究,只要对于跑步有帮助的行为他都会尝试,短跑属于无氧,对爆发力有很强的要求,这对腿部的肌肉要求极高。而除了跑道,他就在健身房锻炼力量,肌肉量这几年也是倍增……长年累月的重复一件事会让人崩溃,但是对于自律的人来说,这就是成功的基石。
“我想把我能做的、该做的、可以做的,都做好,我还想要坚持。”正是凭借高度的自律,超强的意志品质,苏炳添成功创造了历史,他不但是“中国速度”,更是亚洲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