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苏炳添破亚洲纪录,深圳全力助“亚洲骄傲”起飞

2021-08-01 23:40:05
来源:

  【摘要】 「本文来源:深圳新闻网」8月1日晚,东京国立竞技场,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苏炳添成绩为9秒98,排名第六,同一个晚上两次跑进10秒。12

「本文来源:深圳新闻网」

8月1日晚,东京国立竞技场,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苏炳添成绩为9秒98,排名第六,同一个晚上两次跑进10秒。120多分钟前的半决赛中,这位32岁的老将跑出9秒83,刷新了亚洲纪录,为中国男子短跑打开了新的大门。而作为第一位站上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舞台的亚洲人,“阿添”是名副其实的“亚洲骄傲”。

险些退役

4年前曾想退役 如今还在提高

在本届奥运会,苏炳添预赛跑出10.05秒,以小组第二名的身份晋级。在半决赛中,他9米83的成绩让观众们倍感惊喜。或许大家都没有想到,在4年前,苏炳添险些退役了。

“2017年,也就是想退役的时候,我觉得到了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应该是没办法让自己在成绩上继续进步了,也没办法去获得一些突破了。”当时苏炳添打算在全运会争一枚金牌,然后与女友完婚,接着去大学教书。

但是苏炳添这个计划,第一步就出现了岔路——2017年全运会金牌被师弟谢震业收入囊中。这又点燃了苏炳添心中的短跑之火。

在中国田径队短跑组教练兰迪·亨廷顿的帮助下,苏炳添不断更新个人技术——更换起步脚、调整起跑器距离、增加步频、改变脚步落地方式、改善个人节奏……在100米赛场上,苏炳添要跑接近50步,每一步的改变都很小,但乘以50,就会变成很大提升。

2018年,苏炳添两次在国际田联比赛中跑出9秒91。而这3年多不断进步,让他从9秒91跨越到了9秒83。对一位老将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

男子100米决赛结束后,苏炳添说:“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站上奥运会100米决赛的跑道,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前辈们的嘱咐。”

备战东京

深圳企业为训练提高助力

除了教练提出的技术改变以及个人的努力,科技的助力也是苏炳添提升成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亨廷顿来到中国国家田径队之后,他主导全面升级训练设备与系统。更多精密的传感器被安置在训练器械和运动员的身上,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运动员训练的强度,让他们在训练中的每一次发力,都能收到想要的效果。

其中,一名叫拉尔夫·弗农·曼的专家专门带着自己的设备来到中国,根据运动员的身高、体型和姿态,分析出跑动速度最快的最优理论模型,帮助队员提高。而苏炳添也是在这套模型中,找到了自己的问题,调整跑姿之后掌握了不断提高成绩的钥匙。

在此过程中,深圳企业也为苏炳添提升成绩助力。今年1月,中国国家田径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在深圳大运中心签约揭牌。而从去年11月开始,苏炳添、谢震业等二十多名国家田径队短、跨项目运动员就已来到龙岗开展封闭式集训。

深圳体制内外联动,发动社会力量,鼓励本土知名体育企业深度参与,做好了国家田径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服务工作,运用新一代科学化、数字化、系统化手段,确保训练质量,取得理想效果,也为田径运动员在这次东京奥运会取得佳绩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次东京奥运会预赛结束后,苏炳添表示,东京奥运会比赛现场的湿度与深圳很像,让他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以更好的状态出战。

他人印象

自律、刻苦、亲切,

边备战奥运边写博士论文

除了运动员,苏炳添还有着另一重身份:老师。2017年,苏炳添被聘为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2018年10月15日-16日,苏炳添在暨南大学邵逸夫体育馆,为100名学生开课讲授短跑技巧。这是他首次以该校副教授的身份上的第一堂课。

在龙岗备战奥运期间,苏炳添也不忘精进个人学业。据胡晓丽回忆,苏炳添在日常训练之余,还在写个人的博士论文。“自律、刻苦、低调”,这样的苏炳添给胡晓丽留下了深刻印象。

结缘大运

十年前大运摘铜,

十年来数次大运集训

事实上,苏炳添与龙岗大运的缘分在十年前已开始。

10年间,大运体育场的百米跑道见证苏炳添无数次起跑、加速、冲刺,成为他多次出征国际赛事前的集训地。

2021年1月11日,中国国家田径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在龙岗大运中心签约揭牌。中国田径协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三方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苏炳添、谢震业等多名运动员,共同见证龙岗与国家田径队的进一步“结缘”。

这是落户深圳的首个奥运基础大项的国家队训练基地。这也是继中国女子冰球队训练基地、中国国际象棋国家队训练基地、中国田径队备战东京奥运会赛前训练基地、国家田径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竞走)、中国田径队跳远与三级跳远训练基地后,又一国家队训练基地落户龙岗,未来有望开启深圳田径发展的新篇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