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菲妈妈:好样的!你是我们的骄傲!

2021-08-01 23:21:09
来源:

  【摘要】 00:38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王柯宇 共享联盟桐庐站 郑磊 杨煜8月1日晚,随着最后一颗球的落地,浙江羽毛球女单选手陈雨菲为中国军

 
00:3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王柯宇 共享联盟桐庐站 郑磊 杨煜

8月1日晚,随着最后一颗球的落地,浙江羽毛球女单选手陈雨菲为中国军团夺得本届第24金,也为家乡桐庐实现夏季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而在距离东京两千多公里的桐庐体育馆内,前来为陈雨菲加油助阵的亲友团也沸腾开了。

“陈雨菲好样的!是我们的骄傲!”母亲赵根凤激动地说。

2019年,21岁的陈雨菲拿到全英公开赛女单冠军,这是国羽女单继2015年11月中国公开赛以来,首度在世界羽联最高等级赛事中夺冠。当时,不少媒体认为她是“未来之星”。

两年后,桐庐姑娘陈雨菲已经站到了奥运会领奖台的最高点。她不只是中国羽毛球的未来,也是中国羽毛球的现在。

体育场馆里见证比赛

桐庐人陈哲是个体育迷,只要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都雷打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加油助威。奥运会对他来说,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不过,他觉得今年的奥运会最特别,不仅因为疫情延期了一年,他的女儿陈雨菲也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的比赛。

8月1日晚上8点35分,是陈雨菲在本届奥运会上出场的最后一场比赛——女单决赛,她在前一天战胜队友何冰娇,迎来自己的老对手戴资颖,争夺最后的胜利。

当天一大早,陈哲就醒了。“断断续续睡了三四个小时就睡不着了,脑子里的思绪已经飘到今天晚上的决赛了,还从来没这么紧张过。”他笑着告诉记者。

从以往两人的交手战绩看,陈雨菲对阵戴资颖3胜15负,不过在最近的5次交手中,陈雨菲赢了3次,略胜一筹。“昨天和女儿视频聊天时,她说自己状态、心态都挺好。我们对她有信心!”陈哲妻子赵根凤说。

与前几场比赛不同,今天他们的观赛地点从家里“挪”到了桐庐体育馆,因为亲友团会从省内各个地方赶来,还有热心市民等共一百多人将在体育馆见证陈雨菲迄今为止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场比赛。

不到晚上七点,陈哲和赵根凤就身着红色体恤衫出现在体育场馆,“红红火火,讨个好彩头!”赵根凤说。晚上8点35分,一头利落短发的陈雨菲背着球包出现在了大屏幕上,体育馆内响起了欢呼声。

比赛一开始,戴资颖凭借抢攻取得3-1的领先。“我不敢看了。”陈雨菲母亲赵根凤因为紧张离开了场馆。而父亲陈哲两手交叉紧握,手指不停来回摩擦。

好在此后陈雨菲迅速调整状态,比分交替上升。每打出一个好球,父亲陈哲都会振臂高呼,观众也兴奋庆祝。21:18,陈雨菲后来居上,拿下第一局。

不过,在第二局戴资颖抓住机会,扳回一局,比赛进入决胜局的较量。“两人的实力非常接近,这是近年来世界女单的最高水平对决。”解说员感叹。

“妈妈,我知道的,比赛打到最后就是拼心态。”决赛前,陈雨菲在电话里对母亲赵根凤说。在第三局,陈雨菲稳住阵脚,在开局便取得大比分领先。随着戴资颖回球下网,陈雨菲获得了冠军,圆梦东京!

选择羽毛球是因为“调皮”

比赛中的陈雨菲表现沉稳,哪怕小分落后也能迅速调整好状态,在下一回合时打出高质量的进攻。

不过,陈哲透露,当初雨菲与羽毛球结缘是因为她实在太调皮了。“小时侯就喜欢在家里上蹿下跳,椅子上一分钟都坐不到,摔在地上又不怕疼,所以我觉得她可能适合一些体育项目。”

2004年,他得知杭州陈经纶体育学校的羽毛球教练到桐庐选苗子,立刻带着陈雨菲去面试,康平教练一眼就看中了她,“当时测立定跳远、短区域折返跑项目,她的反应速度都特别快,而且胆子大,是个好苗子。”

“家里就这么一个女儿,练体育太辛苦了!”陈雨菲的妈妈和奶奶都不同意送她去体校练羽毛球。

不过,在爸爸陈哲“试试看”的坚持下,6岁的陈雨菲还是开启了自己的羽毛球之路。从完全零基础、不知羽毛球为何物,到10岁进入省队、13岁入选国青队、15岁入选国家二队,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三级跳”。

2016年11月的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18岁的她第一次站上了冠军领奖台——这也是中国队时隔9年后再次夺得世青赛女单冠军。

“从一开始学羽毛球,她就很喜欢,像找到了自己的乐园。那我们也是全力支持她。”母亲赵根凤说。

全运会羽毛球冠军、2018中国(福州)羽毛球公开赛冠军、全英公开赛女单冠军……在东京奥运会周期里,陈雨菲成为国羽女单最抢眼的选手之一,并以奥运会头号种子的身份空降东京。

“假小子”也是“乖宝宝”

在陈雨菲家里,有一个“荣誉房间”,里面放满她各种比赛的奖牌和奖杯,墙上挂着她各个时期的照片。“别看她现在一头短发,像个‘假小子’,她小时候也扎两个辫子,还长到肩膀呢。”赵根凤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告诉我们,“因为6岁时我们就把雨菲就送到杭州陈经纶体育学校了,担心她自己扎不了辫子,就干脆剪成了短发,这个发型也一直留到了现在。”

不管发型怎么变,在家人心中,陈雨菲都是听话、孝顺的乖宝宝。“每次外出打比赛,都会买东西送给我们,给妈妈买化妆品、包;给我买衣服、剃须刀;给长辈带点营养品……家里很多东西都是她买的。”陈哲说。

“现在还是经常给我发微信,嘱咐我天气太热就要开空调,不要过度节约,又孝顺又懂事,从小就这样。”奶奶钟杭元补充道。

尽管相聚的时间不多,但每天陈雨菲都会和父母打一通电话,“有时候距离相隔很远,但我们的心始终是贴在一起的。”赵根凤说,今年国家羽毛球队在成都集训时,他们特意到成都见了女儿一面,“趁着比赛的间隙见见她,我们也就安心了。”

在赵根凤眼里,女儿陈雨菲一向沉稳内敛。兵发东京前,曾告诉她这次的目标是“冲击领奖台”,不过她知道,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员,女儿在心里给自己定的目标一定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女儿常年在外征战,这次圆梦东京,回家给她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她说接下去要备战全运会,还不一定能回家呢!不过要是回来,她最爱吃的番薯干、土豆丝和红烧鲫鱼都都少不了”赵根凤笑着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