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后的十米像一辈子那么长。苏炳添神情狰狞,带着不屈服,和过去四年自己的命运和身体的物理极限做着至关重要的一次抗争。突破人种极限!此
最后的十米像一辈子那么长。
苏炳添神情狰狞,带着不屈服,和过去四年自己的命运和身体的物理极限做着至关重要的一次抗争。
此时他呼吸困难,一百米冲刺到了最后关头是人类的极限,特别是对亚洲人而言。
身边的意大利和美国运动员已经和他齐平,生死一线间!
10米距离转瞬即逝,在人类思考的0.01秒之间消失。
最后一个动作,苏炳添比他的对手早了那么一丝做出低头撞线的动作,就是这个动作让他赢了最后的千分之一秒。
他一定心中有数的,因为一过终点线他就已经兴奋地怒吼起来,运动员的感觉是最真实的。
随后他坐在场边盯着那块屏幕看,确认了自己晋级东京奥运会百米飞人决赛的舞台。
成了!
32岁的苏炳添双后颜面仰面躺倒,终其一生追求的这一枪,终于在东京完成了最好的结果。
这不止是中国人,更是亚洲人、黄种人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在男子百米决赛的跑道上。
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光彩夺目!
两个小时后,在黄种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踏足的决赛第六道上。
苏炳添有史以来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名字,被激光打在了自己的身前。
英国选手的抢跑让场上本已经紧张到爆的气氛再一次窒息,但也多少影响了所有人的起跑节奏。
10个呼吸之后,他再次跑进10秒大关,拿到第六名。
这已经是亚洲人最好的成绩!
32岁的苏炳添,倾尽全身力气在东京的跑道上燃烧,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世人只看到他辉煌的冲线身影,和昨天预赛里冲线后成为“网红动作”回头望月,但确实很难想象他的职业生涯遭受的起起伏伏。
他进入国家队已经十年,但真正进入大众视野,还是在六年前。
那一年的苏炳添站在尤塞恩博尔特的身边,像一把红色的利剑一样划开了鸟巢的夜空,打开了10秒——这个亚洲人面前的神秘大门。
甚至那个时候,已经是他第二次做出这样的壮举了。
10秒对于亚洲人意味着什么?你去问问日本人就知道。
那一年他26岁,几乎是一个短跑运动员出最好成绩的最后机会。人们期待着又一个刘翔横空出世——那是震撼多少国人的憧憬。
但这种对人种极限的挑战有多难,刘翔的脚踝必然最清楚。打开10秒之后还能前进?
之后三年,他再也没有进入过这个大门,甚至在2017天津全运会上只跑了10秒10,连金牌都输给了师弟谢震业。
很多人不知道,正是这一输让我们收获了一个如今的苏炳添。
他本应该在那次全运会上夺冠然后功成身退,结婚退役,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
但这一输让他开始了漫长的四年和命运抗争的过程,他结婚,但不退役,重新走上跑道。
短跑世界里以每个百分之一秒为一个台阶,每上一个台阶都是极限挑战。
所以现在我在这里敲下这些字,是完全无法描述这四年时间里他的努力和汗水的。
在荷兰教练亨廷顿的调教下,差点退役的苏炳添在一年后惊人地焕发第二春,重新推开10秒的大门,更迈上了9秒91的台阶,站到了9秒9的第二道大门前。
9秒9是什么概念?是可以冲击大赛决赛的大门,用年轻人喜欢的方法说,是打开10秒大关,属于一段变身,打开9秒9,是二段变身。
只有完成二段变身的人才有可能站上奥运会的决赛舞台,至于博尔特那种,属于完全体。(笑)
但在马德里和巴黎两次跑到9秒91将亚洲纪录写到自己名下之后,命运又给他开了两次玩笑。
2019年的肩伤和腰伤,2020年的全球疫情让奥运会推迟,让他的奥运决赛之梦,失而复得。
来东京之前,他的教练说如果他能跑到9秒9就太好了。
结果他在半决赛就跑出了9秒83,将自己的亚洲纪录提高了百分之八秒之多——一步跨了8个台阶。
连刘翔都禁不住发微博欢呼,这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半决赛这枪9秒83,足够让他在中国田径历史上和刘翔并肩。决赛,则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和享受。
已经32岁的苏炳添为中国田径树立了一座难以企及的丰碑,但他还有没有可能更进一步呢?
正如早上眼含热泪的巩立姣说的那样,“人还是要有梦想的。”
只比巩立姣小8个月的苏炳添不会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最光荣的,永远是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但最重要的,是冲出起跑线的那一刻。
只是,我是不是太贪心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