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岁宗祠上演首部龙舟剧!这个端午车陂又有龙船又有戏

2019-06-05 15:00:03
来源: 南方网

  【摘要】 150多岁宗祠上演首部龙舟剧!这个端午车陂又有龙船又有戏

150多岁的宗祠前奏响悠扬的竹笛声;气势磅礴的男子群舞“龙舟舞引来阵阵掌声……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三车陂“招景”日,以龙会友的车陂热闹非凡,“龙舟剧·宗祠版”《车陂龙舟最有戏》在苏轼后人的晴川苏公祠首演。

在现场,来自广州七大高校的师生、车陂龙舟非遗传承人、车陂龙形拳传承人、车陂小学学生和车陂艺术团等一百余人联袂演绎了龙舟为主题的环境剧。

这是多元文化、多元艺术和多方人员融合的首次尝试,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据悉,国际龙舟艺术节分为特邀龙舟剧目及龙舟戏剧嘉年华两大板块,大学生、本地居民和来穗人员共同用艺术传承非遗文化,让车陂古村“又有龙船又有戏”。

百年宗祠作舞台,现代戏剧演绎传统文化

“车陂好,车陂美,占有天时又地利,又有龙船又有戏……”车陂小学学生们稚趣的童声吟诵起这首古老的车陂童谣,戏剧中车陂人的故事徐徐展现。

就在150多年的祠堂中,近距离上演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奇妙交汇:压轴出场气势磅礴的男子群舞“龙舟舞”,通过舞蹈融合了龙舟文化与宗祠文化;传统的“龙形拳”、打鼓舞旗、划龙舟一一体现。

“宗祠剧”讲述的是当下地地道道的车陂人的故事:传统节日端午节之际,自小随父亲移居澳门的车陂后代苏为氹回到故乡,偶遇从未谋面的“九堂叔”苏身正。以苏为氹的视角为主线,看尽车陂端午传统场景。

车陂的龙形拳、龙舟、民谣等通过艺术创新的方式随着故事展现,在两个成长于不同环境下的车陂人的对话中,反映出新时代下亘古不变的故乡情。精彩的剧情时而引来观众们鼓掌拍照,时而引起捧腹大笑。

该剧的文化顾问、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苏志均说:“车陂有一首流传百年的童谣‘车陂好,车陂美,又有龙船又有戏’,从2018年起我们希望通过在划龙舟的同时加入戏剧的元素来恢复这个传统。”

剧情来源于车陂真实故事

台前幕后一百多人的剧组中,年龄最小的演员6岁,最大的80岁,不仅包括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七大高校师生,还包括车陂龙舟非遗传承人、车陂龙形拳传承人、车陂小学学生和车陂艺术团等。

剧中演唱车陂童谣的小朋友,有的是土生土长的车陂人,有的随父母迁居车陂。他们虽然祖籍不同,却因住在车陂,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更因为“龙舟剧”相聚在同一个祠堂里,唱着同一首“车陂童谣”。

来自车陂艺术团的钟肖屏说:“车陂的包容性很强。”三十多年前从棠下嫁到车陂的她对车陂近年来的环境变化、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友好融合甚是感慨。

据此剧的编剧、MEGA工作室联合创始人董越介绍:“去年,我们就开始了实地调研,挖掘了很多真人真事,不拘泥于单一的艺术形式,将话剧、音乐、舞蹈、武术等形式融合其中,呈现出最真实的车陂生活”。

剧中演员、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师生先后多次到车陂向传承人学习打鼓舞旗、划龙舟。领舞的陈冀任同学告诉记者:“原来划龙船动作也有很多讲究,激流险滩、冲刺夺锦的动作都有所不同。我们还跟着龙形拳师父学了一套武术动作,把这些动作元素融入到舞蹈中,用这支舞蹈在古朴的祠堂里呈现出代代传承的文化。”

龙舟戏剧嘉年华端午等你来玩

除了特邀龙舟剧目《车陂龙舟最有戏》外,龙舟戏剧嘉年华的节目也是精彩纷呈。广大市民可在6月7日、8日两天下午在车陂涌两岸捕捉“快闪式”进行的嘉年华演出。据悉,此次嘉年华将有7部作品上演,作品形式多样,有街头相声、乐器独奏、民间舞蹈、跨界创意肢体剧等等。

这些表演不局限于特定舞台,就在车陂涌两岸,与观众惊喜互动,展现了国际龙舟艺术节包容而多彩的文化特色。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郭苏莹 刘力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