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数字证券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一 通证证券正处历史前夜

2019-03-13 19:00:27
来源: 新浪

  【摘要】 轻资产数字证券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一 通证证券正处历史前夜

一、实体资产再梳理:新型轻资产或成通证证券出路

实体资产通证证券化之路没有那么简单,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为什么这么讲?

可能很多读者认为,对实体资产详细的分类,其实就是为了进行一个比较细致的分情况讨论,而在做完排除法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重资产、还是那些所有权跟使用权两权分离的轻资产,它们的数字证券化之路都面临着很多阻力。如果贸然使用这一技术或模式,给原有物权流转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要多于正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便只能将目光投向剩余的选项——那就是某些使用权与所有权合二为一的轻资产。

那么,什么样的轻资产才算是“使用权与所有权合二为一呢”?鉴于很多读者对此可能不太理解,笔者在这里举个例子: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发现:自己在骑完共享单车之后,单车的APP都会发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说本次骑车减排多少多少g的二氧化碳等等。而这个记录了你碳减排的数字,就是一种两权合一的轻资产——碳减排凭证,它的主要作用跟人们熟悉的驾照分颇为相似:对于驾驶员来说,如果把有关部门分配下来的驾照分扣光就要受到处罚,如此一来便需要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小心不再违规,要么去地下市场收一些驾照分数。

而那些面临着减排指标的企业也是一样,如果把相关部门分配下来的碳排放额度用光就要被罚款,所以他们要么停产止排,要么通过市场购买碳排放额度/碳减排凭证。也就是说,对于持有碳减排凭证这种轻资产的人而言,他们对于这种资产既有所有权又有使用权。而从理论上讲,这类资产从生产、流通、再到消费这一整套生命周期下来,跟房地产和农地这样的重资产相比,是要顺畅的多的——

图: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指标,或许是最适合进行通话的实体资产

图片1

首先,在数字证券是否有必要存在的这个大前提上,由于这种轻资产本身既有所有权又有使用权,所以即便没有像分红这样的收益权,流动性可能也不是特别强,但它绝对有存在的意义,因为再不济也有一个使用权存在,而不是像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某些重资产数字证券一样,纯粹就是为了通证而通证,没有太大的存在意义。

其次,在数字证券的生产环节,通过上面那个共享单车的例子不难看得出来:像碳排放权这种轻资产,在人们骑自行车这个产生的过程中,其价值已经通过“碳排放量×市场碳单价”自动确定完毕了。而不需要像重资产一样,还要去找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人工的繁琐估值。

第三,在流通环节,这种新型轻资产的区块链流通模式与原有的物权流通所形成的更多是一种互补而非竞争的关系,面临的政策压力较小(这一情况笔者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进行详细阐述)。

最后,因为这种轻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合一的,所以不管怎么流转,都不会涉及到背后资产的所有权转让问题。

图:使用权和所有权合一的轻资产进行数字证券化的优势

微信截图_20190312145347

从这点来看,类似于碳排放权、节能权、排污权、水权这种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二为一的轻资产,它在进行通证证券化之后,所带来的便利要多于带来的麻烦,而效率的提升也要高于成本的提升,称之为目前阶段实体资产通证化的最佳场景,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二、迂回包抄:实体资产数字证券化的行业基本路线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扫兴——为什么数字证券会被用在这种非常边缘化的地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通证的目标不是颠覆现有的物权流转模式和金融机构吗?就算现阶段不能对重资产的物权流转产生明显的影响、也得拿出一个主流轻资产的物权流转来颠覆一下,结果竟然被流放到这么一个角落,难道不是大材小用?

在这里,笔者要向大家澄清:现在边缘,不代表未来边缘。正如现在得意不代表会永远得意一样。事实上,对于数字证券来说,首先在比较边缘化的场景上进行试水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什么?因为对于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上进行流通的数字化证券来说,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目前是没有办法与那些在中心化互联网上的、传统行业价值载体的流转模式进行竞争的、比如说股票等等。

相信各位读者早先都已经有所察觉:对于产权、或者说是物权的监管,政策一向有抓重放轻、抓大放小的习惯,因为重资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给人所带来的感官冲击非常明显,因此理所当然会最先吸引人的注意。比如说:关于房产的转让与交易,早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就已经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发展到今天,其流转模式已经是非常成熟。但是某些轻资产——比如说版权,其相关的政策规定几年前才基本成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版权作为一种轻资产,它给包括上至监管者、下至基层民众等人的感官冲击不是那么强烈。所以它的流转模式现在还不是那么成熟。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类比——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重资产流转模式,就像是防卫森严的堡垒,而还没那么成熟的某些轻资产的流转模式,像是一个比较脆弱的营地。至于数字证券这种仅仅还停留在纸面上、相关理论尚未成型的物权流转模式,目前顶多像是几个拉帮结伙的中二少年。那很显然,对于数字证券来说,想要颠覆重资产这种大堡垒?在目前阶段是想都不用想的,而版权这样的轻资产虽然相对比较脆弱,但你仍然是打不过人家,即便你分层分片技术得到发展、从中二少年进化为中二青年也是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化证券有且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先去传统物权流转还没怎么覆盖到的细分行业、做一些传统势力所力所不及的事情。这就好比历史上很多英雄人物在刚开始起步发展的时候,往往是在那些没有什么人注意到的偏远农村开始发展的,如果一开始就跑到对手大本营所在的大中型城市那里,嚷着要跟人家正面决战,对面一巴掌就把你拍死了。所以通证证券唯一的道路,其实就是瞄准对方最薄弱的地方切入,等到根基稳固之后,在向主流轻资产与重资产发动冲击,这才是其风险成本最小、存活几率最高的发展路径。

微信截图_20190312145413

三、新金融世界:边缘行业的通证证券化或引发连锁反应

事实上,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虽然从长远来看,数字证券在一些死角行业的发展、未来必然会对传统的产权流转模式造成冲击,但问题在于,人都是短视的,新技术与新模式所带来的提质增效等好处在两三年内兴许就可以看到,而其对现有利益格局的冲击则可能是在十年八载之后才能体现,那对于在任时间往往一般也就四五年的监管者来说,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不还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从历史来看,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鲜见。举个例子:在八九十年代,中国很多百货商店是国营的。但因为不善管理和售货员劳动积极性不强等原因,虽然花费成本很高,却几乎卖不出去什么货,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后来管理部门被迫求变,将这一板块托付给民间资本来做,不料效果相当不错——在成本一侧,作为甩手掌柜的相关部门自此无需花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在这一块业务上,乐得清闲;而在收益一侧,一些擅长经营的个人将摊位经营得十分红火,其缴纳上来的税金与营业额一样步步高升,如此一来,几乎各地的相关部门都开始将百货零售板块托付给民间资本。

当然,一些民间资本在通过零售领域发家多年之后,开始在一些关键领域跟国营企业竞争,使得后者的利益受到了一些损害,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对于八九十年代的管理者来说,人家是无暇顾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的。

可以说,目前的新型轻资产流转领域就处在八九十年代那个百货零售行业的位置上;而数字证券则处在那些想要进入百货零售行业的民间资本的位置上。它现在有可能覆盖到的一些经济领域,比如说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权、水权的交易,现在在传统的物权流转模式管理下、搞得就跟八九十年代的国营百货商场一样,是非常不尽人意的。而双方的原因也非常类似:相关规则制度不合理、系统运营成本较高、用户参与积极性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是很有动力像二三十年之前将百货零售业托付给民间资本一样、把这些无足轻重又不太擅长的轻资产流转托付给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证券物权流转模式的。

而如果相关的技术到时候已经成熟的话,这些监管机构就会发现,这种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二为一的轻资产数字证券在区块链上进行流转的效率相当之高,正如笔者在上面所提到的一样:其产生,流转和消费等环节通过智能合约就可以很快完成。而不需要过多人力的介入,给系统带来的效率要远大于其所带来的成本。这样一来,相关部门会不会拒绝这样的诱惑还真得思考思考。当然,这个相关部门会不会是中国的相关部门,那就不好说了。

图:相关部门可能会比较愿意把不擅长的工作托付给数字证券

微信截图_20190312145433

可以这么说,如果轻资产领域数字化证券的实验结果比较成功的话,它所产生的影响是要大于它的实际作用的,就好像前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双11购物节一样,在很多人眼里只不过是一场当代都市的生活狂欢而已,但在决策层目睹了节节攀升的交易额之后,他们便察觉到了互联网的潜力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于是在2015年我们就看到了那份鼓励“互联网+”的文件,而过去那些比较封闭的部门和行业也就此开始拥抱互联网技术、并且对外公布数据接口。

区块链和数字证券的未来也是存在这样的可能的,有关部门在看到数字证券在轻资产流转领域所起到的作用(比如说排污权和水权的流转可以大大的改善空气、土地和水的质量)之后,是有可能允许一些有着稳定现金流收入的重资产在监管框架下开放一部分类似的数字证券的。前面所提到的那些限制资产通证化的一些约束,比如说行业规则和政策框架等,到时候是有可能会被逐渐完善,这样一来,整个实体资产的产权领域、甚至是整个金融和证券市场,可能会迎来我们现在都难以想象的变局。

图:数字证券在边缘领域的成功,可能会成为发展契机

微信截图_20190312145447

需要说一句的是: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区块链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从技术的角度把它比作是90年代的互联网,但却很少有人会从金融的角度去进行类比。部分人认为,通证证券(或者说数字证券)目前可能也处在一个历史的前夜,其所发展的阶段,就像是17世纪的荷兰股市、或是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股市,从这点来看,我们在区块链行业中所可能见到的不仅仅是下一波互联网巨头和ATB、还可能有着下一个纳斯达克、下一波券商、以及下一波首席分析师,换句话说,在区块链行业这样一个多学科交汇的节点上,可以说路一直是有的,只不过看你怎么走、或是想不想走了。

图:从金融的角度来看,通证证券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微信截图_20190312145459